第 17 章(13 / 17)

我军若再有时机北伐也可作参考之用。”

“说实话,当时我对朝野上下那一片议和之声实在是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听了他这番说辞只是摇头。我劝他放下北伐的心思,设法脱离冤狱,解甲归田落个清静吧。可谁知官家一心要与金人说和,早就决意牺牲鹏举了。很快连岳云和张宪都被下狱,三人同在风波亭罹难。”

“为了避祸,我自交出兵权后,再不过问朝事,对军事议论更是避之不及。说来惭愧,这几年只顾着纵情游乐,连鹏举这战略书的事也早忘了。可上月末官家突然招我进宫,竟然提起了《北征方略》。官家问我是否见过这文件,可知现在何处。我见秦桧也在场,就知道定是他暗中又在使奸生事。他们都知我与鹏举交好,当年就我二人坚决反对议和一心北伐,以为我定然知情。”

“涉及如此忌讳的国事,我心中不免有些惶恐。但那战略书我的确不曾见过,连忙伏地辩白。好在官家知我向来忠心,见我信誓旦旦倒没有起疑。可一旁秦桧阴阳怪气地说,‘金人说这是从岳家军旧部中得来的信息,不会有假。如今逼着我们交出来以示和好之诚心,望将军鼎力配合查找。’我愤愤道,‘我与岳飞最后会面便是在大理寺内,他锒铛入狱身上哪里藏得了物事?便真要予我,又如何逃得过这许多狱卒的眼睛?倒是当年相公你派人去抄岳飞的家,这等重要的文件竟就漏了不成?’他被我反诘后神情尴尬、一时语塞。我继续道:‘万俟卨不是用了好些手段让岳飞招供了吗?那他自然全‘交代’了的!看看那供状不就知道在哪里了!’他二人闻言对视了一眼都默不作声,然后官家便挥手示意我退下。”

“自宫中回家,我一直心神不宁,既怕祸事上身,又担心那战略书落入金人之手。可岳家人死的死,配的配,却到哪里问去?我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该如何做好。又过了几天,那日清晨我如往常般去飞来峰闲步散心,正坐在翠微亭里歇脚,却见山道上过来个衣着寻常的中年男人。那人朝我望了一眼,走进亭来。”

“自赋闲后,我日常出行只带一两个亲随,也从不回避百姓。谁知那人竟趋近我轻声道:‘将军可还认识小可?’我仔细再看,原来是我多年前统领御营时的一个效用兵叫隗顺。此人平时沉默寡言,为人做事却很正直可靠,且身怀武艺,所以我有点印象。他见我还认识他很是高兴,又道:‘将军一片赤诚,我知你建这翠微亭是为了纪念故人。’我听了不觉皱眉,正待离去,他急道:‘将军且再听我说一句。岳少保临难前要我带话与将军,让将军勿忘他的托付,务必取了方略以待日后明主北征。’”

“我大惊,斥道:‘大胆!胡说什么!’他忙道:‘不瞒将军,五年前我在大理寺为狱卒,目睹冤案痛彻心肺,只恨自己位卑无能,救不得少保性命。少保知我忠实,也知我原是你的部下便托我将此话带与将军。但我瞧着这几年始终是奸相当道,哪里看得到北伐的希望?将军便是得了那战略又能如何?搞不成反而给你招来祸端。所以我一直不曾来惊动将军。可是,前几日,我从一个原在岳家军帐下的好友处意外得知,有汉奸泄密于金人,说岳少保曾起草过一份北伐战略书名为《北征方略》就藏在临安家中。金人获悉后立即施压,要大宋交出文件。少保原来那宅子如今已改成了太学,我暗中留意,那里确实已经被戒严搜索过好几回了。”

“我听得心惊,却哪里敢轻易信他,忙命随从将他斥退。隗顺临走冲我急道:‘少保说物事便藏在供状中!将军,万不能使其落入金人之手啊!’我回到家中立即命人暗中打听,果然,太学已被秦桧派去的人搜过好几次了。里面的人说看着像是找东西,但似乎没找着。”

“想不到如今连大哥你也被卷了进来,看来秦桧老贼还是疑我知情,他看明里索要不成,因此暗中与金人密谋出这毒计,想利用你我的关系胁迫我交出文件!”

铁手皱眉道:“原来竟是这样……那文件…会不会被岳将军流放的家人带走了?”

“应该不会在岳家。那秦桧必定早就派人前往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