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族内有任务,主家需按天计酬,根据工期付给大匠每天二十钱。
此外,匠户可自行接活,也可出售手工成品,但需在灵丘董氏统一的商铺出售,并需扣下二成利润。
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足够了。
“然后呢?”
董先在一脸懵逼后问道。
我现在把这群人集合在一起,除了听你讲述背景和历史之外,我还想听听你有什么看法。
董固有些嫌弃董先了。
这么猴急!
“左匠头,固以为可以先从互相熟悉开始。只有将知兵,兵知将,将来才好共事。”
董固说得没错,董先不仅是要知兵知将,还要知道匠务流程,知道成本,知道项目,知道利润等等。
“敬安兄,你说得对,我心中有个想法,想麻烦你帮我参详进退。”
董先的想法是:
模仿前世招聘入职时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填写个人简历。
然后就是根据个人简历来安排对方的工作。
最后就根据对方的工作情况来决定是否签合同。
董固听了,大概也能理解。
只是,按董先所说,这个人简历中,不仅有传统身籍名数中的内容外,还需要有个人兴趣爱好和志向。
这就是不是一根木牍能够写完的了,至少也要三五根。
六十人就要数百根木牍。
果然新官上任都要烧把火。
只是这钱从哪出?
董固有些头痛了。
但董先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
甚至还放下话:
改变就是要从这里开始。
开玩笑,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
只是董固头痛的理由也是充足的,即使不考虑木牍的费用,但这么多也是很重的。
看来,这造纸要提上日程了。
发明适合书写的纸张,这可以为行政管理提供了便利,也能显著提高效率。
按天工开物记载,好一点的竹纸,光杀青就要浸至百日,煮烂还需十余日,最主要是原料之一的竹子,北方较少。
看来只能用次一点的皮纸了,原料主要是树皮和草,再以烤热青石烘干糜料之法,可能会比较快。
当然漂白原理也要让负责的人了解。
眼下自己掌控匠户,只要董固不反对,想必祖父董畯也不会反对。
应该不会太难。
不得不说,只要上面领导把工作想法沟通好,下面就问题不大了。
再往下的匠户集会上,董先大大方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现场指定由董固负责。
同时还请与自己合作改犁的相里器配合。
说白了,就是让相里器以身作则,来支持自己。
事情交代完后,董先拄着拐杖就当了甩手掌柜。
自己才八岁,你还想让我怎么样?
这个道理相当充分。
董固也无力反驳。
匠户们听完,除了相里器心中有所准备外,其余一个个目瞪口呆。
“啥,要填写个人简历,怎么填?”
“用笔墨填呗!”
“我是问填什么?”
“有身籍名数上的内容,姓甚名谁,哪里人,哪年生,长相特征,家住哪……”
“填这个作甚?”
“说是八岁左匠头不知道我们的情况,所以通过这个来了解我们。”
“以后会改变吗?该不会不好的人,就要把地收走吧?”
“不会吧!?”
这下把大家搞得人心惶惶。
这时现场有个身高八尺,有如巨塔的匠人,一脸不屑:
“龆齿小儿罢了,还真需要把他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