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 / 3)

。”

易臻回过头,看向谢俞那温柔美好的脸蛋,“京中道观不少,为何偏偏料定清风观?”

谢俞浅笑,“道观虽多,美名在外的却也只有几个,春闱将至,书肆之中有诸多南来北往的举子,为求瞻宫折桂,对祈福之事定是了然于心。”

易臻见谢俞说到书肆时态度从容平和,心里不禁对谢俞又添了一丝好感。

易决若没有嫉妒谢氏屡次示意手下迫害,这时的谢俞也该是意气风发,满是憧憬的在书肆之中与同道之人谈今论古。

也不至于变成一个一穷二白的门客身份,侍奉的还是一个胜算渺茫的主子。

可是观谢俞的情态,他似乎从来都是这副淡然安定的模样。

易臻知道谢俞的淡然乃是发自内心而出,是真正做到了不因外物而悲喜,那宽忍博大的胸怀似乎什么都容得下。

她就不一样了,如今她表面不争不抢,那也只是用来麻痹敌人的手段,唯有靠这种冷清的虚假表面,她才能克制住心里那股滔天的恶意,提醒自己小心谨慎。

四全与阿兰半个时辰后捏着一块木牌回来,易臻收敛了情绪与谢俞一道踏入清风观之中。

他们几人衣着简朴,马车破旧,在接待惯了皇亲国戚豪强世家的童子眼里委实太过寒酸,童子将人引到一处清雅的院落中留了一张简单的图纸便去接待别的香客。

易臻与谢俞见到用过几道小菜并一碗白粥,便循着图纸往道中走去,清风观修建的极为磅礴,图纸只有寥寥几笔,二人很快便迷失在蜿蜒交错的小道之中。

谢俞薄面微红,略微惭愧的道,“公主,我们好像迷路了。”

此时天光大热,阳光灼烧之下照的路面赤白,易臻不是一个迷信鬼神之说的人,来道观只是一时兴起,自然不会怪罪谢俞。

易臻用帕子擦拭额头上的汗珠,瞧着谢俞那张晒得通红的脸,道:“先寻一处清凉之地歇着,待太阳落了之后再去寻路。”

两人很快找到一排屋子,倚在栏杆上歇息,一道熏人的酒味传来,谢俞先是一惊,随后要去寻酒味的来源,易臻懒懒的扯着谢俞的袖子,“你我一同过去。”

她身上那种莫名其妙的痛感只有谢俞可以压制,她不可能放任谢俞冒险。

两人顺着那刺鼻气味绕过那排低矮的屋子,在一颗树上发现了一位躺在树上喝的酩酊大醉的醉汉。

那人衣衫褴褛,手中提溜着一只大大的酒壶,虽然喝的大醉,却极为惊醒的往两人身上看了一眼,随后大为惊讶的坐了起来,直勾勾的看着易臻,“稀奇,这可真是稀奇,煞气缠身之人竟然还能这般康健。”

谢俞闻言往前一步,挡住那人的视线,谁知那人表情变得玩味,“原来如此,今日这酒喝的妙,竟让本道撞见如此奇观,真是痛快!”

谢俞见那人言行无状,却也不愿与一个酒鬼计较。

易臻却是目光摄人的看着那自称为道士的醉汉,那道士却好似一只灵巧的猫咪,三两下便跳了出去。

“公主,清风观中道士不下百人,其中不乏滥竽充数之徒,公主切莫将那人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易臻紧绷的身子陡然松了下来,“我当然不会与醉汉计较,罢了,我累了,我们回去吧。”

谢俞点头,目光却透出几分担忧。

不知为何公主明明面上没有怒意,他却好似觉得公主周身似乎寒凉了几分,好似被人冒犯之后生出无穷无尽的杀意一般。

那气息只有一瞬,谢俞被自己的猜测弄的发笑,公主只是一个漂亮机敏的少女,怎会有如此可怕的想法,看来他是被易决害的杯弓蛇影。

谢俞与易臻回到歇脚的厢房时特意看了易臻几眼,见公主慵懒的靠在窗前闭目凝神,不禁轻笑了一下,替她批了一件薄衫便退了下去。

公主在月湖上受了惊,又马不停蹄的赶了许久的山路,是该歇息了。

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