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义务教育(3 / 4)

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走到门外站定,吆喝了两嗓子,“大有,回家吃饭了!”

吆喝完还没转身,李氏就被叫住了。“娘,娘!等等我!”

李氏抬头一看,大惊失色,“桂花?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不远处,赵桂花骑着头小毛驴,手里挥着竹鞭,颠颠地往前跑,等那“得得”声近前了,顾不得跟李氏答话,着急忙慌地跳下驴背就往家里冲。

一进门,赵桂花就直冲到赵老汉跟前,大喊,“爹!喜事儿!”

赵老汉没好气儿地瞥了眼大闺女,“啥儿喜?又怀上了,都当娘了还不小心点,天天咋咋呼呼!”

“弟啊,快给姐倒碗水来!”赵桂花一面支使着听到动静围过来的赵来福三兄弟,一面说,“才不是,这回我可真是来报喜的!”

“新来的县太爷说要在县里开义学,咱们平乐镇也要有一家,我那三个好侄子都能上学啦!”

“上学?!”赵老汉抢过话头,狠狠瞪了赵桂花一眼,“单为着你那大伯子读书,你婆婆往里贴了多少,你心里没数?咱家有几个钱,还送三个娃子读书?”

“哼!那不一样,这新开的义学啊,它不要钱!”赵桂花得意洋洋地说完,端起桌上的水一饮而尽。

“啥?”“还有这事儿?”“哟,真的假的?”“这可真是大喜事!”

一听不要钱,刚刚还假装在厨房里忙活的王氏几个,呼啦啦全都凑了上来。

赵老汉嫌弃地瞥着自家几个儿子媳妇,摆摆手,说道,“那也不行!”

“为啥不行?!爹!那可是不要钱的!”几人一听赵老汉拒绝登时有点急眼,老大赵来田最为心急,唾沫星子险些喷了赵老汉一脸。

“吵吵什么!”赵老汉一拍桌子,瞪着眼睛,扫了一圈,等几人都闭嘴了,才缓缓开口,“不要钱是好,但县太爷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个个都当爹娘了,还不长脑子?一听不要钱就往上冲,他要是要粮,要田,要娃呢,也都给!”

“您不是也占程老爷家的便宜,拿人家的豆棵?”被训了一通的老三赵来顺有些不服,小声顶了两句。

“啪”的一声,赵老汉脱下草鞋对准老三扔了过去,打了个正着。

“那能一样吗?程老爷就在村里住,低头不见抬头见,人又心善,不跟咱计较,县太爷你见得着吗,你知道他长了副什么心肠?再说,豆棵是他家掉了,我才捡的!”

见赵老汉有点恼羞成怒,赵桂花连忙补充道,“爹,你放心吧,我都打听好了,人家那义学就是不要钱,也不要田和粮,县太爷专门给义学分了几顷地,往后义学里的花用都从地里出,用不着您掏一个子儿!”

“还有啊,人家还管一顿中饭呢!您只要把几个孩子送去就行了!”

“真的?”赵老汉仍有些不敢相信。

“那是,公公说让我家虎子也去,您就放心吧!”赵桂花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听虎子也去,赵老汉心里顿时有点松动,桂花她公公是里正,经的事多,见得广,人家愿意让虎子去义学,那这义学应该错不了。

思前想后,赵老汉总算松了口,脸上露出个笑模样,“不错,的确是个喜事,什么时候上学,明天?”

“哪能这么快,得过了中秋,八月十六开学,而且还能先找我公公报名,报上名才准去!”

“那还坐着干啥,先带着娃子报名啊!”老大赵来田噌地一下站起身,“这镇上村里娃子那么多,报不上怎么办?”

“急什么,我又不是吃干饭的,还能让自家人吃了亏,”赵桂花有些不以为意,“一听这事儿,我就跟公公提了侄子们要报名的事!”

“那也该谢谢亲家,顺道也把这名给砸实了,”赵老汉垂着眼想了片刻,说道,“老婆子拿十文钱来,老大去镇上买包糕点……”

“算了,先别拿,”赵老汉探着头眯着眼睛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