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轻松的活计了,得把它们赶到沼泽地附近去吃草,要一个人整天看着它,因为谁也不敢确定北方佬还会不会回来,把他们的牲口再次抢走。
连几个小孩子都没有闲着,他们得帮黑妈妈去收鸡蛋,顺便提着小篮子捡些细树枝和碎木片做引火柴。
这些活计样样都少不了,最重要的还是棉花地。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即便黑奴们都跑光了,但还是要把棉花种下,不然等到秋季没有收成,日子就更过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念头下,大家都铆足了劲儿,丝毫不敢松懈,从天黑到天亮的在地里忙活。耕田锄地,挖出刚生长出来的松树幼苗,再打陇播种,日复一日的除草照顾,只盼着这些棉苗能茁壮生长,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收成。
只是他们实在是人少,根本不可能想从前几百个黑奴那样能干,把庄园里头所有的地都收拾齐整。所以几家人商量过后,决定一家种上二十亩的棉花,其余的土地有空的时候去挖一挖小树苗,确保不会荒废就行了。
毕竟二十亩棉花的产量,也足够一家人填饱肚子还有些富余了。
若是再贪心不足,不说能不能保得住,便是大家的身体也吃不消,若是谁累出了什么毛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同理,各家新开垦出来的菜园子和搭建的牲口棚,也都不大,仅够一家人吃用的,这都是为了节省人力,让大家不至于被累垮。
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山林田野中能找到的食物越来越多,女人们种下的蔬菜也渐渐成熟,最大的粮食危机总算是渡过去了。
而南方邦联投降的消息,也在这个时候传了过来。
是路过塔拉的士兵们说的,他们被命令就地解散,各自回家安置。打了四年的仗,死了数不清的人,整个南方疮痍满目,如今终于结束了。这些士兵们衣衫褴褛,面色憔悴,很多甚至连靴子都没有,光着脚从北往南走,往各自家的方向走。
在第一批退伍士兵路过克莱顿县的时候,斯嘉丽就知道了,当然其他人也都知道了。
女人们嚎啕大哭,就算是最坚强的方丹老太太,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完了,一切都完了,她们的亲人、孩子、丈夫为那项光荣的事业付出了生命,自己家里也破产了,可南方决计不会失败的千秋伟业,还是败得一塌糊涂。
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之后,大家再次打起精神来。
总归不会比现在更坏了:战争结束了,不论失败于否,大家的心也都安定下来,不会再听到马蹄声便心惊胆战,时刻佩戴着□□出门了。
方丹老太太领着儿媳和孙媳们回了家,她家中的厨房、牲口棚和菜地都修整好了,棉花也都种下去了。如今战争结束,不用担心北佬突然袭击,也该回去自力更生,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能老依靠着奥哈拉家。
芒罗家的女人跟着她们走了,这两家是姻亲,向来是同气连枝的。如今芒罗家的男人一个都没回来,只有凯瑟琳和芒罗太太两个弱女子,带着个三岁大的小孩子,自然是跟着方丹老太太更安心些。
爱伦给她们装了满满一车的粮食用品,亲自送这些勇敢的女人们回去,祝贺她们开启了新的生活。
塔尔顿一家却还没有走,她家的房子被烧了个精光,如今都忙着地里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重建呢,回去实在是没有地方住。再说塔拉现在很缺人帮忙,比阿特里斯和她的四个女儿都是能干的,英迪亚也可以帮忙看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在塔拉吃白饭的,留下来大家也是欢迎至极。
铁路重新恢复,斯嘉丽从前存下来的钱财也有了用处,杰拉尔德带着儿子和波克去了亚特兰大,十分大手笔的采购了许多东西,总算是能快快活活的花钱了。
鉴于有了充足的补给,爱伦在克莱顿县几条大路上都立了牌子:
勇士们,请往这里走,有食物、衣服和药品,免费。
您最忠实的朋友,奥哈拉·杰拉尔德。
这是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