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赝品,他只是……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这枚带钩合而为一的时候。
太久太久了,久到他都不抱有任何希望,即使知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荀子还是开了口。
“敢问公子从何人处得来的这半枚带钩?”
扶苏没立刻回答,伏念闻弦歌而知雅意,见状寻了个借口退了出去。
荀子没有阻拦,这种私事,伏念有心避,他也就顺水推舟由他去了。
“公子请说吧!”
看着面前的老人渴求的目光,扶苏一时觉得不忍,但他必须这么做。
“是在阴阳家,”他说,“有人告诉我,它曾属于山鬼。”
楚国巫乐九歌中有一章名为山鬼,但很显然,扶苏口中的山鬼和巫乐中的神灵并不是一个概念。
荀子明白扶苏所表达的意思,当今之世,唯有阴阳家以九歌中神人来为其长老命名,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扶苏当然知道荀子没有信他,空口白话,他凭什么让人信他呢?
但他并不是全无倚仗。
扶苏磨砂着手中竹杯,微垂眼眸,淡淡道,“不久前有人告诉我天宗有一弟子来到了桑海,其人形容俊逸,非同凡俗,听闻其貌似山鬼,夫子若是有意,不妨一观。”
他生得与母妃不甚相似,自然做不了人证,但好在,总是有人证在。
荀子心头忽然一跳,直觉告诉他扶苏的话并不是毫无由来。
扶苏没有再多说什么,话说到这里,再继续下去就没什么意思了。
“扶苏言尽于此,信与不信,全凭夫子自己定夺,我还有事,便不多做搅扰了。”
扶苏放下茶杯,正准备起身离去,荀子忽然抬头,此刻他的眼神是出奇地锋芒锐利,让人不敢直视。
但扶苏却只觉得可悲,覆水难收,人死不能复生,逝去的终究不会再归来。
“公子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扶苏迎着老人探寻的视线,忽而笑了笑,“因为夫子是我的救命恩人。”
荀子愣了愣,他没想到扶苏给出的答案会是这个。
“多谢……”
无论扶苏抱有任何目的,荀子都对他今日的行为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理,无论对方抱有任何目的,他都必须出去。
因为,他想到了一种可能,他必须去验证是否如他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