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和府中的小辈连忙起身,姜德怀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径直走到姜老夫人面前请安。
“母亲,儿子有事耽误了时辰,不小心来晚了。”
姜老夫人见到儿子请安,一张老脸笑开了花
“我儿快些坐下,莫要耽误吃饭饿坏了身子!”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就准备用膳吧。”
许是临近年关又喝了些酒,厅堂内的气氛比往日更热烈些,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看不出半点隔阂。
“主君”赵氏开口,
“主君,明年昌琰也要考科举了,淮锦有心,想着昌明这几年科举也是屡试不第,趁着年关,捡个好日子去寺庙为他两个哥哥祈福呢!”
“是的,锦儿想着大哥读书辛苦,又天资聪慧,早早就中了秀才,没成想好事多磨。如今同大哥二哥一起备考,做妹妹的自然要体哥哥分忧。”
淮安内心大为感慨,赵氏母女这番话明褒暗贬,真是往大哥哥伤口上撒盐啊!
况且柳氏早亡,大哥哥自幼由祖母抚养,这番话,真不是在打祖母的脸吗。
果然,姜老夫人面色一沉:
“科举三年一番也非儿戏,中举若是像早市买菜一般,那倒是真稀罕。”说罢恶狠狠的瞪了赵氏一眼,赵氏撇过头,假装没有看见。
姜德怀像是没听懂几人之间的唇枪舌剑,
捋了捋胡子,露出一抹笑意,开口说道:
“好好好,到底是亲兄妹,淮锦今年也是长进了不少,知道替父母兄长分忧了,那你们挑个好日子,带几个兄妹一起进山,这事就那么定了。”
淮锦听到父亲夸奖,面露喜色,朝着淮安瞟了一眼,
“四妹妹平日若是无事,也该多挂念挂念兄长们。”
淮安心知她平日总爱与自己一争高低,并不做声。
......
姜昌明眼神闪烁,举起酒杯,对着赵氏敬了一杯,
“儿子谢过母亲,妹妹。”
赵氏也是高兴地给姜昌明夹菜“明哥儿整日读书,合该多吃些饭菜补补身子,赶明儿我就让小厨房每日给你多炖几碗老鸭汤,熬坏了身子可不成。”
整个晚宴下来其乐融融,一家人之间好似没有半点隔阂,一派兄友弟恭,父慈子爱。
唯有淮安在听闻淮锦祈福的计划后有些不安,碗中的饭菜顿时索然无味,匆匆扒拉几口后,就向长辈们起身告别了。
回到房中,她有些担心。
在原书中,姜淮锦就是在一次进山祈福途中救了遇害的景仁太子,招致后来姜府满门流放,大绥灭国。淮安觉得,此次进山,无论是否能遇到大梁太子,她都必须跟着一起去,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