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4 / 6)

——必须要这样做才能图谋周地,不恰恰是说明她力量不够,不能光明正大地恁死姬昌那个老匹夫吗?!

但凡再有个十年二十年,姬昌也只有在她手底下称臣的份!只恨自己生的太迟!

就在阿明满腹郁气,手藏在袖子底下拧裙子的时候,头上蒙脸的帕子被人轻轻挑开了。

“秤”,寓意称心如意。

时人交易用的是等臂天平,“商”这个字便可以看出天平在商业中用途广泛,但广泛不代表好,事实上,日常交易想找到等量的秤砣,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冀州就有了更加方便的秤杆,只需要一个秤砣,不同的长度自然可以得出不同的重量,大大便利了商贸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她和殷受再一次不谋而合——商朝的商贸发达,国家对商业一直都非常重视,任何诸侯都是如此。

不过重视和想要革新是两回事,姬昌施政一直以稳妥为上,励精图治的同时,也小心谨慎,毕竟身负大仇,祖宗几代的基业眼看能成,让他不敢赌。

所以当年轻人执政,进步巨大的时候,停留在原地的那个看起来就落后了。

世事如棋,他就算有当君子的心,生死棋下,背后的基业和妻儿,也由不得他不使阴谋诡计。

凡事有利有弊,眼看着,他的报应就快到了。

万物两面,都是一样的。

商业繁茂,市场流通是好事,背后却也有隐患——不加节制的商业贸易导致许多人富有,也有更多的商人欠债成为奴隶,本朝奴隶的数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因此到了必须控制商贸的时候。

阿明一边渗入各种商品的贸易,一边推陈出新,以此掌控冀州的商业。

她还不够强,不能影响一个国家,便选择先用私人的影响力去控制冀州的市场经济,其他地方她暂时还伸不了手。

她做的很成功,至少暗地里,她在冀州说一不二,不论哪方面。

殷受比她行事方便,天然正统的名义,做什么都更有底气——他直接推出了货币,在商业繁荣又混乱的时候,国家横插一脚。

再对各种商品的价格进行严格限制,并收取相应的税钱,以此规范贸易市场,使暴*利不再,也少有一夕间倾家荡产的人。

随后推出了相应的法规和措施,零零总总,不能细述——那个人清楚,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而国家颁布的法律和规则,正是利弊之间的那条线。

规则需要人来执行,之前清理朝堂,荡明吏治,影响深远,远不止这一个方面。

阿明在殷受颁布“奴隶可做官,做官后可脱离奴籍”的法令后,曾经想过,奴隶是否可以通过向君王和主人上缴大笔钱财来赎买自身。

不过按照时下的规则,奴隶的钱财都不属于自己,所以这一条恐怕还得徐徐图之。

而如今殷受颁布的这些法令,其中有一条,特指商人沦为奴隶后,赚取钱财仍可分得小小的一部分。

小小一部分或许不起眼,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分成,或者得君王召见,赎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从“奴隶能脱离奴籍”这样的法令实行起,天下的奴隶就有了希望。

阿明想着那些正事,不知怎么又从那微妙的心有灵犀中,品出些许甜味来,一时忍不住轻笑出声。

眼前朦胧红影不在,女子随之含笑望去,笑音如铃,眼眸含光带水,似银河落满繁星。

她抬头望来的那一瞬间,整个婚房里安静的只剩下了这一个人的笑声。

漫天星光在她眼眸的衬托下,也要黯然失色。

姬考最近见她,已是两三年前。

那时她团扇遮面,隔了珠帘与他相见,朦朦胧胧雾里看花,声音客气却仍然温柔动听。

知道是好看的,毕竟她以前那么好看,长大了不可能差到哪里去。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