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2 / 3)

起那位号称“鬼才”的好友,二者之间多有相似,难不成是天才的通病?

荀彧把玩着指间的黑子,却是缓缓笑开,“吾有一好友,姓郭名嘉,若他见了你,定然十分欢喜,吾辈后继有人。”

荀衍“哈哈”一笑,也显得很是高兴:“的确的确,不知小友今年年岁几何?”

非明礼尚往来,客气道:“二位先生唤我‘明非’就好,在下今年才十四岁,还未取字。”

这年纪让两个三十岁往上走的老男人心肝颤了颤。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男子二十岁成年,十四岁,那还是个在家里读书的小鬼头呢!

非明这小半年里,一直坚持锻炼,身材虽然仍然消瘦,却很有力度,女孩子这个年纪本就长得比男生快,她当初那些肉也不是白吃的,所以身高很高。脸看起虽然有些稚嫩,但气度沉稳远超同龄,乍一看也只当是快成年,谁知道……

啧,原来不是脸嫩,而是本身就年轻的令人发指!

荀衍差点失手捻断自己的胡子,想起二十多岁的荀绍,心里只有一句MMP!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气死老夫啊!

心里顿时就决定让那个死小子回去每天加大力度背书,不把书背完,看他不抽死他!

荀彧原本已经起了想把非明推荐给曹操的念头,但这孩子才十四岁……他突然觉得自己有点丧心病狂……

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压*榨童*工的概念,但荀彧仍然犹豫了。

他一犹豫,非明自然也看得出来,但她并不着急,反正最后结果是注定的。

曹操缺人才,而荀彧为他网罗推荐人才,恰好非明虽然年纪小,但的的确确是个错过了会十分可惜的人才。

果然,荀彧并没有犹豫太久,他们很快就开始了轻松愉悦的谈话。

先打听了非明身世,然后絮絮几句日常,关心关心身体,拉近距离;然后谈一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包括调香啦,插花之类的,显示高雅的情操,大家有共同话题;紧接着又转向民生政治,还有地理人文,甚至军事,探探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荀衍在有些话题上只能说上几句,而后期深入基本上说不上话。

荀彧比他好一点,但三十岁的年龄限制就摆在那里,如何比得上辗转尘世几千年的非明?

若不是非明自己懂得克制,恐怕这场谈话最后会变成一场个人秀。

荀家两兄弟是越谈越心惊,几乎不敢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奇才!非明若是年满五旬,他们可能还不至于如此惊讶,可这个少年如今才多大?

他不过十四岁!还说不定是虚岁!

即使有过目不忘之才,这将所有知识如此迅速融会贯通的天赋,也实在是妖孽!简直像是生而知之一样,世所罕见!

荀彧早就把先前的顾虑抛在一边,激动之时,一把拉住非明的手,“汝今欲往何处去也?”

非明被他的热情搞得有点懵,但还是笑着回答:“非欲投往曹军麾下效力。”她玩笑道:“荀先生,您觉得兖州牧可看得上小子?”

荀彧就差拍着胸脯打包票,好半天才把激动的心情摁回去:“如何看不上?明非切莫妄自菲薄,主公若是连你都看不上,那吾等岂不要羞愧至死?”他笑道:“等明日我便带你去面见曹公,他见你定然……”

却听见外面鸡鸣声响起,三人朝外看去,恍然间惊觉天色已亮,竟是不知不觉谈了一夜,当真是实实在在的秉烛夜谈了!

荀彧和荀衍颇觉未曾尽兴,但非明体谅人家,先开口笑道:“非竟叨扰二位一夜,实在罪过,两位不比我这白身,都是有公务在身的人,非就先告退了。”

荀彧道:“何必如此客气?称呼我与兄长的表字即可。”他又沉吟道:“你不曾取字,我取一字与你可好?”

取字一般都是长辈对晚辈,或者夫妻朋友间,关系定然是极要好的。

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