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卓姑娘在吗?”一个温和的声音问。
卓若璃循声看去,只见殿外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公子。
那公子面容清秀,肤色白皙,修眉俊目,穿着一身寻常读书人穿的绢布襕衫,头戴儒巾。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站在那里犹如一簇秀丽青竹。
这股子书卷气顿时戳中了卓若璃,所有的美男子类型里,她最欣赏的就是俊美书生。
但她面上必须维持庄重:“我就是,公子找我何事?”
那年轻公子站在门外遥遥施礼:“学生沈千哲,来取明日婚礼要用的绸花,孙大娘让学生到庙里找卓姑娘。”
原来是准新郎官,没想到他会亲自过来,卓若璃赶紧取绸花送到他面前。
“其实不用特意跑一趟,今夜我父亲会将一应物品都送去沈家的。”
沈千哲摇一摇头:“家里吵闹得很,书也看不了,正好想出来走走,透透气。”
他伸手接绸花,卓若璃却缩回手,沈千哲不解的抬眼看她。
卓若璃收起笑容,仔细打量沈千哲,发现他的眼睛也很好看,湿漉漉的,睫毛浓密纤长,掩盖着眼底的温柔和淡淡的愁绪,让人看了心软。
“沈少爷莫嫌我多事,因为我母亲是你们两家的媒人,少不得多问几句。听你的口气,好像很烦闷,似乎对明日的婚礼,并无期待与喜悦?”
她年纪虽小,长相也是甜美娇俏,但因为神侍的身份,眼神多了几分威严,严肃时会给人压力。
沈千哲被问得有些不知所措,连忙解释:“姑娘误会了,学生天性如此,情绪上从未有过大喜大悲的时候。”
“成亲这么大的事都不激动?”
卓若璃不理解,不过放下心来,好歹没有对女方不满。
她将绸花递给他,“抱歉,是我多心了。”
沈千哲摇摇头,温声道:“大家都知道我是这样的人,通常只会在背后议论,从未有人当面指出,卓姑娘这番责问,倒是爽快。”
卓若璃是活泼开朗的性格,平日爱笑爱闹,很难共情沈千哲说的这种天性。
她客套道:“我听说前几日放榜,沈少爷高中举人,想必心思都花在读书上吧?”
沈千哲苦笑着摇头:“其实我对读书也没兴趣,实在是父亲逼得紧,不得不参加科举。如今他着急让我完婚,正是因为我中了举人,以后要去京城求学,需得找个人看着我。”
这么一说卓若璃就明白了,难怪四方神山有异动,流云宗发告示提醒民众最好闭门不出,沈家却坚持办婚礼。
她好奇的问:“那沈少爷没有自己想做的事?”
“自己想做的事?”沈千哲一瞬失神,手指无意识的按了按胸口。
“其实从小到大,我心里一直空落落的,好像丢了重要的东西,可又想不起是什么,也不知该去哪寻找。因这份无来由的牵挂,我每日浑浑噩噩,提心吊胆,对其他事情都难以产生兴趣。”
“唔,是这样——”
这就说到卓若璃的饭碗里来了,作为庙里长大的孩子,她可是学了不少禅言禅语。
卓若璃观察他的神情,开解道:“沈少爷惦记的,必定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虽不知何时发生,何处发生,但总会发生的。既然命运已做了安排,沈少爷大可不必惶惶不安,尽情享受当下吧,毕竟明日迎娶的新娘子,也是你的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么?”沈千哲似有触动,急切道:“我怕自己懵懂,会错过重要的人,也怕伤害无辜。”
卓若璃耸肩:“遇到的才是命中注定,遇不到就不是,错过也没什么可惜的。”
沈千哲一愣,仔细想一想,似乎被说服了,红着眼朝她深深一拜。
“多谢卓姑娘解惑,好像我心里,没那么慌了。”
送走沈千哲,卓若璃找到公主庙的清尘师傅,问她能否让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