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为什么会让你们看《永乐大典》,而不是四书五经?
有谁知道为什么?
小德子,你来回答。”
崇祯的老师瘾到了兴头上,开始点名提问了。
后面一排,一个八九岁,唇红齿白的小黄门应声站了起来。
只是好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脸倒是憋得通红。
看来他有答案,却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大胆说,朕不会责怪你。”
“是,皇爷。那奴婢就斗胆说了。
因为《永乐大典》是我朝永乐大帝下诏编写的。”
很好,这个答案很强大,崇祯无言以对。
“那小贵子,你说呢?”
“回皇爷的话,奴婢认为《永乐大典》里面就有四书五经,自然是看了《永乐大典》,就不用看四书五经了。”
很好,这个答案也是标准的,不可辩驳。
崇祯也是无可奈何,让这两个活宝坐下。
他多余提问,接着讲就是。
“他们俩说的都没有错,只是没有说全。
那朕就补充一下。
因为儒家的经义,它的各种学派延伸出来的学问典籍。
就算是浩如烟海,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脱离不了孔子的那几本书。
也只能归纳到科学的一个分支,人文科学里面。
而大明的《永乐大典》就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科学的三个分支。
是你们以后可以主学的,当然,《永乐大典》的书册太多了,你们可以选择性地看一部分。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就是以后世界主流的文明发展方向。
可谓顺者昌逆者亡。
咱们在大明这种封闭的环境中,感觉不到冷暖。
可外面的美洲印第安人、非洲的黑人还有印度人、阿拉伯人,早就已经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厉害。
所以朕现在想要的,不是专精儒家的人才。
儒家教义可解释万物的时代,在朕看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要大惊小怪,朕就是这个意思,在外面不能直说,在这里就要直白地说出来。
你们作为朕的侍从,朕的学生,朕身边最亲近的人。
一定要学会开眼看世界。
有机会朕一定让你们出去走走,不是那些称臣纳贡的藩国,而是大海的另一边,更遥远的万里海外。
要去看看泰西,那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钦天监的几位都可以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只为了心中的信仰。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还有人心中的欲望。
汉武帝那句话说的很对。
寇可往,我亦可往。
泰西人可往,我大明人亦可往。
朕迟早要恢复,永乐年间的郑和远洋船队。”
说到这里,崇祯平复了一下情绪,踱步回到讲台上。
王承恩示意一个小太监,赶紧奉茶。
崇祯喝了一口茶水,拿着教杆指着两边的墙壁,那上面挂着一幅幅半身画像。
“看看墙壁上,朕为你们挂的这些人物像。
除了历代文臣武将贤宦之外。
朕也为你们在墙上挂了,那些不为正统主流接纳的中国科学家先贤。
其实在朕看来,这些人比之谋士将军,更值得后人尊敬。
比如鲁班、墨子、张衡、蔡伦,对,蔡伦和你们一样都是太监。
蔡伦这个人虽然品行不端,却不影响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仅造纸一项,怎么吹嘘他的功绩都不为过。
当然,朕也不是鼓励你们向蔡伦学习。
这不是教,你们不学好吗?
外面的文官本来,就对你们太监印象不好,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