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脸,默默的念道。
四周耳聪目明的侍卫都僵着个脸,努力当自己是木头。
萧琰很想“啊呸”一声,说:李昭华你皮厚到无敌了!!
但她不能。
周围簇拥着这么多侍卫,她只能团吧团吧将这话塞进心里,胸闷气堵,冷笑两声,道:“殿下您说笑呢!”
一字一顿的,显是气得狠了。
李翊浵倚靠在隐囊上忍俊不禁,隔了纱帘瞪侄女一眼,过意让她别太过分。
李毓祯便不再撩拨身边人,转了话题道:“听说藏真法师昨晚在安福门观灯坐禅,历尘洗心,想是今晚继续在此坐禅,遇上了李祭酒和柳郎中,又有虞、诸二位,或者因了这难得的巧聚,便有了这兴头,凑一凑这斗书的热闹。”
李翊浵笑语道:“能在这几十万人观灯之地,士庶杂集、众目睽睽之下比斗书法,若不是求名之辈,便是心胸豁达,不计输赢了。”
她对虞璇玑和诸希亮二人只闻其名,并不了解其人,故有此说。
李毓祯薄凉声音道:“好名,还是豁达,去看看就知道了。”又放缓声音,调笑萧琰道,“何况咱们这里还有一位‘故人’呢。”
萧琰挑眉反击她,“这广场上明里暗里的,似薛郎中那样的‘故人’,不知要列多长的单子。”
李翊浵哈哈的笑。
李毓祯看着她,笑得柔情缱绻,“‘故人’虽多,情人却只有一个。”
倾慕我的人虽多,我却只倾慕你一个。
她情意连绻,眸光流离了灯火,旖旎了夜色,柔软了春风。
萧琰不由转过眼去,这样的深情她承受不住。
不是承受不起。
是不能去承受。
——只能无视。
她望着远处的灯火,清澄的眸中闪动着灯火的光影,却照不进她的心底去。
李毓祯弯了唇。
她的情可如烈火,也可如春雨。若烈火融不了你,春雨如丝,总有一点一滴渗进你心里。
涓滴成河。
总有情意成海的时候。
萧悦之,我与你,只是缺了时间。
她不信,萧琰与她长久相处下去,会不动情。
她又不是铁石心肠,只是太知道取舍——“应该”和“不应该”,清晰分明。
“不应该”对她动情,所以,不让感情催生,紧闭心门。
可在李毓祯心中,从来没有“应该”和“不应该”,只有“想要”和“不要”。
这是她与萧琰的不同。
她想要的,就会努力去得到,即使万分艰难,也不要紧,遵循她的心意而为,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的剑道,是心剑。
三人已经来到斗书场的外围。
三名登极境后期侍卫在前面开道,以内劲柔力拂出,两边人群都不由往旁边趔趄退去,便要回身急眉瞪眼,一眼看去,顿时噤了声。这群人的衣着气度,还有气势,一看就是高门贵家,惹不起,外层这些普通围观众都自个往旁边让去。再望向侍卫婢女簇拥的那三位主子,顿时又呆了目,呼吸滞停,瞬间神魂驰离,竟觉周遭万籁无声了。听到身后的动静,前边的人回望过头来,于是同样的噤声、呆目、神驰,不由自主的退后。人群便如横刀分海般,自发的分出一条道来,由外到里推进。越往里圈,围观的人身份越高。便有人惊咦,认出李毓祯来,拱手一边行礼,一边猜测同行的二人是谁。
萧琰心中也惊咦,发现了好多熟人。有昨晚踏歌的韦应己、元雍,去京中诸世家拜访时见过的清河崔氏、河东裴氏、荥阳郑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京兆杜氏等世家的郎君,还有她的几位堂兄也在。更让她意外的是还看见了另外一位故人——身高七尺的诸义之立在诸希亮身后,身材高大,英风伟岸,十分醒目。他看见萧琰时目光一愣,似有些惊疑和不确定,那挺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