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快不了多少。
偶尔出现的几个错音在李安眼里也无伤大雅,毕竟工具有限,他都会犯错,更何况孩子。
王小虎弹着,小伙伴们观察一旁仔细观察着。
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
季洋大师姐的注意力也在王小虎的演奏上,只不过她更多的是放到了音乐本身。
很奇妙。
季洋听自己弹是一种感觉,听别人弹,完全变成另外一种感受。
就像和她曲子之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明明是自己写的,却又有点陌生。
甚至于她觉得王小虎弹得比她自己弹得还要好听,而且有几个地方她想改改了。
“噹。”
就在这时,王小虎颤抖的手指按下最后一个音。
“哗—”
李安带头鼓掌,接着笑问,“怎么样大师姐?是你想要的吗?”
季洋一笑直言,“王小虎弹得比我弹得好,”说着对王小虎伸出手掌,王小虎甩掉额头上的汗,畅快地伸手一击,龇牙一笑:“师姐过奖。”
李安乐:“来,下一个是4号,刚才谁抽到小北的了。”
马可举手:“老师我。”
同样的方式,李安举着平板,小北举着自己的谱,马可来弹。
除了季洋和小车,其他三个孩子都只写了四个小节的旋律。
算上小车,孩子们创作的旋律本身也比较简单。
在马可出色地完成了小北创作的“音阶练习曲”之后,季洋、车琳、小北三人先后演奏了王小虎的“faii、faii”莫扎特主题创意,马可的“l”偷懒式固定主音片段,以及车琳的“doldolereriifa”带着点康塔塔味道的旋律。
每个孩子都在视奏中做到了高效。
这点让李安欣慰的的同时也有点小意外,孩子们的单手视奏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他之所以安排这个环节,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彼此听听自己的旋律,在他人的演奏中是一种什么感觉。
以方便于他接下来要展开的内容。
至于为什么让孩子们彼此之前抽签视奏,一来是增加点旅途课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他也是提前给孩子们提个醒。
“知道咱们这次夏令营的第三天的主题是什么吗?”
众孩安静下来。
“视奏。”
众孩:“哈?”
“所有参加夏令营的学院,你们要一起,比拼一次视奏。”
众孩兴奋了:“哇?”
“怕不怕?”
众孩:“不怕!”
小车心里又打起了鼓。
李安:“嘘!”
“好了,现在每个人拿着自己的谱子,咱们开始讲讲怎么把四小节的内容扩充到十六小节。”
众孩安静下来。
“刚才听别人弹的时候,你们是不是又有了些新想法。”
季洋:“有。”
小北:“有。”
车琳马可:“有。”
王小虎:“有很多。”
李安:“你们之前不懂作曲,也没有作过曲,为什么现在会有新的想法。”
众孩一想是啊,为什么呢?今天睡醒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啊,怎么现在有这么多想法。
李安笑:“来,让我们再回到上午那个问题,找出你们认为谱子里最重要的那一个乐句。”
众孩陷入回忆。
“小北认为是能够体现曲子特点的句子。”
“马可认为是曲子里的动静结合的句子。”
“王小虎认为是最后的终止句。”
“车琳认为是最好听的一句。”
“季洋大师姐认为是动机句。”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