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巧计康复呆夫(3 / 4)

席话才恍然大悟!儿媳受教了。

慕容举人公正准备藉此机会好好地“拾掇拾掇”一下这个颇有才干的三儿媳的,没想到自己只“上演了个开场白”她就态度虔诚地认错服教了。如果她稍争辩两句,早已酝酿好的训诫措辞就会像急风骤雨般向她倾泻而下、好让她长点记性,以后别以妇人之见掺和家国大事,好好在家做个相夫教子的有德行媳妇。在他的心目中、这个才情横溢的麦芽始终不是他理想的好儿媳。因为她太有才了,加上入门两年才诞下个女娃。所以、他认为像大儿媳和二儿媳那样,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看、就是会生娃的儿媳,才符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德标准。说起来他的俩儿媳也确实能生,大儿媳进门拾余年就生了三男二女,她一个在短短的拾余年里就顶得上自己两个媳妇在几拾年间生娃的数量了,而且现在又怀上了呢,这怎么不让慕容举人公不刮目相看?二儿媳也不赖、婚后不到六年就生了二女一男。最关键的是、她俩从来不议论家国之事,也不会自作聪明地唠叨一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当然了、她俩连自己的名字都看不懂,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能说些啥?

看到这、看官们也许会有些疑惑问:不是吧?自古以来、大多富贵人家生个孩子都像中了彩似的,怎么慕容举人公的这俩儿郎夫妇这么能生养?这大家就有所不知了,之所以大富大贵的人家大多都难以“开枝散叶”,主要是他们大多吃得过于“高大尚”,加上用的奢侈品过多。虽然古代没有甲醛、抗生素等有损身体的化学物,但诸如“虎鞭”“鹿鞭”熊掌“鲍参翅肚燕”等珍贵食材,由于古代制作工艺落后,为了防止食材变质、硼砂是必然要掺的。为了使食材表面有干爽的手感和保持重量,硫磺是必须熏的。为了使到食材久放不被虫蛀,鹤顶红也要掺点。为了使食材看起来更有晶莹油润的色泽,水银也要抹点上去。以上的这些“高大尚珍贵”食品,吃得多必然会对生殖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加上富贵人家的女子都喜欢涂脂抹粉,这些胭脂水粉也是要掺入水银啊、□□啊、铅什么的。如此、古代的这些大富大贵的官宦人家难以开枝散叶就不难理解了。而慕容举人公的那俩贫贱农家女儿媳,从小到大、有粗糠野菜五谷杂粮撑饱肚子就不错了,哪还能尝到那些个影响生育的“高大尚”食材与化妆品?正因为这些贫贱的黎民百姓没有条件接触那些影响生殖系统功能的“高贵东西”。所以、就形成了越穷越能生的怪现象了。

有人又会说:繁衍后代是夫妻双方都有关系的,哪怕那些农家女再能生,如果慕容榷和慕容轩受到那些“高贵食材”以及“粉黛熏染,也是难以开枝散叶的啊。之所以他俩有如此好的的生理功能,全赖慕容举人公有一套严谨的家规。虽然他不知道“搽脂抹粉”对人有何伤害,也不知道那些“珍贵食材”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但他毕竟是个举人公、是个文化人,有较高的生活素养、加之节俭成性,对一些“富贵人家趋之若鹜且华而不实的东西”不感兴趣。另外、为了使后辈们能够将自己辛辛苦苦创造出来这份家业发扬光大,避免染上“穷奢极欲”的不良恶习。他规定、全府上下人等不分贵贱,非节日喜庆、除出府办差外一律不得涂脂抹粉。平时一日三餐只许吃新鲜鱼、肉蔬菜。至于那些经过复杂程序炮制的“珍贵食材”有贵客到访才允许使用。

通过以上慕容举人公所制定的治家规则可知,慕容家的三位公子虽然都是呆头呆脑的,但身体生理功能没有像那些受到了“珍馐玉食”及粉黛熏陶伤害的富家少爷那样“难能后继”了。他们兄弟仨之所以如此木呆,不是病理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被长期的过度禁锢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病症。因此、他们的思维能力都是健全的,只要他们那些无形的精神压抑得到释放,病症就可减缓甚至消失。现在慕容炯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经过贤妻麦芽的疏导,傻乎乎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家庭会议上、有些“势利眼”的两位嫂子都认定“举人公学府”已徒有虚名,是个无利可图的累赘,欺负小叔子阿炯为人老实愚钝不谙世事,小婶子又年轻涉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