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们现在当务之急除了抓紧完工在建船只和尽可能多地建造小战艇之外,还要抓紧练习水上功夫。我想趁等待建船这段时间,建起一支能征善战的水军。由于以后我们大多都在水网纵横的水乡作战,学会利用水环境与敌周旋很有必要。善于在水里克敌制胜,就必须懂水识水。所以、除了水军的士兵外、全体将士都要实行识水的训练,最低限度都要练到落水后没人救助的情兄下都不至于被水淹死。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功夫半年快过去了,这班抗元壮士在这段时间里在钟大帅的带领下,日夜不停地操练水陆战阵。不单止人人都学会了游泳,还组建了三支根据不同作战环境的突战队。其中钟得江组建了一支二百多人的水上蛟龙突战队最为突出,他们可以在摇晃不定的小艇上张弓搭箭射中目标,懂得使用各种火器、懂风向识水流、懂得如何在水的掩护下接近敌兵船并将之摧毁,他们水下似蛟龙、水上如脱兔,而且在水低下能闭气潜行百尺之遥,小战艇摆弄得得心应手。
郝定山就成立了一支二百多人的陆地猛虎突袭营,他们都是虎背熊腰的壮汉,擒拿格斗无所不精,骑射步战无所不能,他们行动迅猛、熟习各种兵器和火器的使用。
那位巾帼英雄也不让须眉,她也组建了一支有60多位英雌组成的荷塘巾帼敢死队,这些女英豪有些是四乡八寨被夫家嫌弃生不到男孩而受尽欺凌的。有些是自小订了娃娃亲,但还没嫁、丈夫就死了,年纪轻轻就守寡的。有些是靠一艘小鱼艇谋生的鱼夫生了一大群女儿,没办法维持生计准备将女儿送给别人当丫环的。有些是与父母从内地逃难来到这里没处容身,听说这里招募女兵就来投军的。还有一些是家庭突发变故后无处安身立命而随街乞讨的,总之、这些都是苦命的女子。她们有的只有拾二三岁,有的已经二三拾岁了。她们来到军营后特别能吃苦耐劳,训练特别认真勤奋,而且对部队特别有归属感。铁芸姑娘根据她们的特长;30岁以上的就安排在后勤保障营的膳食班,20岁以上的就安排后勤保障营的救护队,剩下的编成两队跟着她摸爬滚打练散打骑射等水陆功夫。后来、以现有的敢死队员为核心,扩建成一支几百视死如归、志勇双全,让元军防不胜防的红蜘蛛特战队,这是后话。
秋来又秋去,又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天;派出的四处探马回报,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宋军抗元残余势力基本被元军荡平,未被消灭的都躲进了深山老林无所作为了。湖南、江西大局已定,而且元军已集结兵力正在挥兵南下广东。福建、广西等南部边远省份也已被元军控制。
平夷王得报后马上招集众将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他故作镇定地看向钟得江问:江元帅对如此严峻局势有何高见?
王爷:现在我们的大船已建造完毕,小战艇也已造好了80多条,是时候撤离这个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地方了。如果再耽搁一段时间,等元军完成了广东的战略部署,派一支炮兵部队、再用几艘大战船将洲头咀一封,我们南下的退路就被截断了。所以、我提议:后日辰时趁退潮之机挥兵顺流南下,搜寻一处适合我们的队伍发展壮大光复河山的圣地。
现在有目的地吗?赵衡有些彷徨地问。
王爷:现在还没有,不过、我们一直向近海进发,肯定会找到一处适合建基立业、养精蓄锐光复河山的风水宝地的,钟得江很自信地说。
两天转眼就过去,在水军大元帅钟得江的指挥下,全军齐心协力总算把军需品备足。这天五更刚过,平夷王就率领众将领拜过河神,放过鞭炮、三通鼓响后这支不甘心被异族征服汉家子弟兵分水陆两路向南进发,寻找适合兴邦立国的风水宝地。
由于船只数量有限,八条大木船如果全部载人的话也只不过一千人左右,还有一万多人要通过陆路行进的。当时广州以南的一大片区域的陆地都是由上游冲积下来的泥沙形成的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少的沙洲组成的,它们有的只是一片滩涂,有的像一个岛屿,它们之间由或宽或窄的河流相隔着。要想从这块沙洲到另一块沙洲必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