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7 / 8)

毕衡皱眉,又凑过来仔细打量崔闾,摇头,“不对,闾卿,其实我早有疑问搁心里了,你是怎么凑巧派人救的我?又是为了什么出的滙渠县?还那么冒失的挡在激烈争执的严修和纪百灵中间,你一向不喜出头的,更不会把自己置于危险当中,如果我当时没有及时赶来,你要怎么办?你一个只有举人功名在个不小心就把自己搭进去了,所以,你当时做

事时肯定是有目地的,崔

,我们虽然有

十几年未有交往,可在老哥哥的心里,

未拿你当外人,也没有与你见外过,你现在给我解释解释,你做那些事的用意?又是怎么掐准了我会陷在漕运码头?”崔闾哑然,他当毕衡被诸事忙翻了脑袋,不记得找他对峙个中细节呢!

“我.........望着毕衡紧紧盯着他的样子,崔闾脑中急转,半晌才道,“巧合而已,呵呵,纯属巧合。”下不少钱了......?""

毕衡一脸你接着编的样子,明显不满意这个答案,崔闾只得强装镇定,继续道,“我族里出了个背弃家门的叛徒,我作为族长,自然得将人拿回来问罪,再有我家小五想要去北境发展,我帮他收拾东西时发现漕运码头那边收的过水钱太不合理,于....咳,于是就想能不能往里参一脚生意,这样我就能省崔闾越说越觉得自己说的有理有据的,脖子也挺的笔直,一副你随便去打听的笃定感,毕衡明显感觉他在骗他,可看崔闾这模样,再通问怕也问不出个真相,于是就摁下了质疑的话,想着以后等腾出手来,自己亲自派人去调查调查。丹书铁劵,一般人绝对想不到要这东西,崔闾也从来不是个会提过分要求的人,能叫他想到要这东西的,定然是他或整个崔氏有祸至。可他们全族窝在那个穷沟沟里百年余

外面朝代更迭都没引起

他们内部动荡,怎么这时候倒想起来要丹书铁劵了?

有问题!

崔闾身上指定有问题!

正想着,就听崔闾道,

“漕运码头靠内河的仓库,存了一库的北境精工农工用具,他们每日限量出售,且价格高昂,江州普通百姓除了官造办这处渠道,便只能从他们那里购置,你若想有能与他们坐下来好好商谈的机会,就派人拿了那处仓库。之所以现在给钱谈不拢,是因为他们有余地有退路,只要派人掐住了他们的咽喉,断了他们的退路,在钱财和义气之间,活人自然该懂得怎么选。毕衡一愣之下激动的两掌相击,吓的李雁迷迷瞪瞪睁开眼睛,嘟囔道,“吃饭了么?”

崔闾瞪了他一眼,“你动静能不能小点,看把孩子吓的。”

说着安慰李雁,“没到早呢,等到了爷爷叫你,睡吧!”

毕衡激动的站起身,来回转圈,收了声息压低嗓门道,“那回头我争取将码头的经营权拿给你,嘿嘿,肥水不流外人田,你立了大功,旁人也不好说什么,放心,老哥哥我定不会叫你吃亏。崔闾疲累的挥挥手,“你还是想着怎么把保川府的兵偷渡过来吧!”

给我谋福利?

老子正嫌钱多的花不完呢!

说着顿了一下,招了招手,等毕衡将头凑过来问道,“严修府上你们仔细搜了没有?”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听见呢?毕衡这货连那几个人干的那事都给他说了,怎那么重要的事能漏?

毕衡脑袋上冒问号,一脸奇怪,

“早搜完了,那老东西可真贪啊,装银子的库房足有三个,里面堆满了银锭子和各种舶来的香料玉器,我的人足足整理了一天一夜,目前还在造册呢!”意思是具体数目还没清点出来,但已足以令他瞠目结舌了。

崔闾抚了下额头,觉得他这破官做的实在没

意思,可能大半辈

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有钱人,

才三库房的银锭子,就叫他这样惊叹了?

于是提点他,“只有银锭子?”

钱财的两种显性特征,除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