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这下可以自古以来了(感谢南桥君打赏的盟 主!!)(3 / 4)

史书上落得个下落不明的结局,这着实有

些不合常理。"

“毕竟弘农公主并不像临海公主那般在逃难时失散了,她

在永嘉之乱后甚至与傅抵傅宣在河阴建了行台,招兵买马准备

去营救怀帝呢。”

正如朱祁镇所说。

弘农公主这个人物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但却存在着很多

无法解释的疑点。

除了朱祁镇提到的那些之外,傅宣的去世同样非常违和。

历史上傅抵是在汉赵河内王刘桑进攻盟津县时因为疾病

病逝的,去世前还强撑病体写了封给儿子的信件。

一些晋史学者经过考证,认为傅祗的死因应该是急性肾衰

竭或者肠胃炎二者之一。

而在关于弘农公主的史料中,居然描述的是傅低、傅宣近

乎同时病死,在没有传染疾病的情况下,这种概率说实话真不

怎么高。

同时可以肯定的是。

后来刘粲迁移的民众中也没有傅宣和弘农公主的踪影,实

际上刘粲对于傅抵的后代还是挺友善的-一他把傅抵的孙子

傅纯、傅粹及官民两万余户迁到了平阳,汉赵昭武帝刘聪即位

后追赠傅抵为太保,并任命傅纯、傅粹为给事中。

所以与之前的神宫皇后一样,在《永乐大典》出世之前,

史学界对于弘农公主的去向就颇有猜测。

有的学者认为弘农公主出海去了马来西亚,有的学者则认

为她去了棒子的半岛,还有一些人认为她东渡到了霓虹。

没办法。

在史料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真相都只

能靠猜测或者分析。

“而在《永乐大典》之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关于弘农公主的

详细记录。”

朱祁镇指着手中的永乐大典,用别有韵味的语气悠悠诵读

起了某段内容:

“【祗,宣偕公主归于祖逊,累陈北伐之志于元帝,帝不

耐之,数辞其请】。"

“【太兴元年春,倭国君来纱别尊使节至,觐元帝而奏之,

言其国君寿终将至,子嗣皆凡庸,难承国祚,故乞天朝赐贤以

嗣其位】。"

“【帝与王导、王敦共谋之,终以傅宣及弘农公主为遣倭之

选】。"

“【傅宣与弘农公主合时三年终抵倭邦,即治水辟田,广敷

文教,国遂以仁德名】。"

“【公主尝欲练倭卒以翼元帝北伐,然永昌纪元,王敦乱起,

元帝愤满而崩,北伐之志,遂致中辍”

朱祁镇在诵读内容的同时,头显也将对应的文字投放到了

屏幕上,王通与张莹二人很轻松的便看清了上头的内容。

这段文言文虽然和白话文有一些区别,但所表达的意思还

是很清楚的:

傅抵死去后,傅宣和弘农公主去投奔了一个叫祖邀的人,

面见了晋元帝希望继续北伐。

不过晋元帝受限于各方面的因素,多次驳回了二人的要

求。

后来倭国的来纱别尊也就是应神天皇派遣使者进贡,应

神天皇表示自己时日无多,众皇子又极其平庸,便恳请晋元帝

派遣能人接替他的皇位。

元帝与王导、王敦商议之后,选择了傅宣与弘农公主为人

选,二人带了大量的物资人才抵达倭国,傅宣的由此成为了霓

虹所谓的中兴之主仁德天皇

“唔,朱先生,我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