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3)

郭春雅即想要好日子又想要好口碑,她就让郭春雅的梦想成为一场空。

大学录取通知书,证明她的选择没有错。

她成功了!

仇者快、亲者痛的事,这辈子她不会再做。

杨可琳的眼睛里藏着泪水,眨一眨眼睛泪珠就能够落下来。

她在为自己的前途喜悦,也为打脸郭春雅感到舒爽。

拿着录取通知书,杨可琳知道这几年吃的苦没有白费。三四年后会恢复高考没错,但等到那批大学生入学,她都参加工作了。工农兵学员的身份确实是尴尬的,但她知道未来的发展。过一年兵团里的现役军人就会离开,兵团战士会变成农场工人。

去熬三四年的未知,还不如现在拿着通知书离开。

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瞧不上,那研究生考试紧跟在高考后面恢复。

工农兵毕业同样能考研究生。

-

半亩大队,知青住的屋子里,少年们围着火炉谈天说地。

炉子里的煤是刘建军、林红星两个人跟另外几个男知青从火车站附近带回来的,平时他们烧的是柴火。这个年代,煤也需要票,他们抬了一筐煤,平时都舍不得烧,这时候烧一颗煤也能赞美一句比柴方便许多。

他们里头参军的刘建军,是前途最为光明的。刘建军的离开,也让其他人看到了希望。少年那些离别的愁绪,被对前途的期待掩盖,喜悦占据他们大部分的情绪。还未吃过一天部队饭的刘建军,已经在其他几个人口中走完了保家卫国的一生。

说得热血沸腾的时候,还喝上一杯温水,解了嗓子的渴,又可以继续侃。一杯温开水,被他们喝出烧酒的豪迈,出门屙尿冷风一吹才算将热情浇灭。回来的人,打开门,让冷气吹进屋子,四张红扑扑的脸看向他,刘建军咽了咽口水:“有些缺氧。”

“……”就这不大保暖有些漏风的屋子,要是缺氧,外头应该也差不多呢。

陈柚将手靠近炉子,她的脖子和下巴都围在围巾里,外头的风吹不到她这边。其他四个人都比她更了解当兵,她当了一个合格的听众,听他们说当兵的事,哪怕他们中间没有一个当过兵,刘建军马上要入伍,那也是将来。

英雄的事迹激起少年人心中的远大情怀,被乡村埋没掉的理想,在这个夜晚熠熠生辉。单调贫瘠的生活,看书、养鸡、攒钱都是陈柚生活中的乐趣,此时听着同龄人对着未来的期盼、推山倒海的激情,已经落入俗套的陈柚有些心虚。

陈柚也曾有过那些大志向,几年的时光,她的心理已经完成了转变。城里的生活虽不说家家富裕,可眼见着到的人,但日子都还算是过得去。乡村听起来有富饶的土地,可在这工业品值钱、农产品不值钱的时代,这大片的土地并不能让种地人获得与体力相匹配的粮食、价值。

贫穷是乡村的常态,祖祖辈辈都这样下来。听村里的老人,说现在的好日子,他们的祖辈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如今是当家作主了。

有时候陈柚会想,当这些老人离去,后来的人还会记得从前的苦日子么。

人总是会放大自己的苦难,矮化他人的苦。

这一点从城里下乡的陈柚很是清楚,因为……还在城里的时候,就算是在乡村生活过,她也没有多么在意农村人有多么苦,不是看不到听不到,而是不能够真正的感同深受。

“大家都有机会。”刘建军这样说,可信度都高了一些,因为他就是一个例子。招工、招生、招兵……看上去条条大道通罗马。

这是刘建军下乡后最漫长的一个夜晚,四年的乡下生活,在能够离开的这个夜里变得模糊。那些熬不过去的苦,那些烈日寒冬,被朦胧上一层雾,更多的喜悦、欢欣被铭记。他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当可以脱离泥沼,那些沉重的难以脱离,成了玩具,也能够在难眠之夜去琢磨那些大道理。

那些听不进去的,别人说烂的话,突然涌入他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