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清楚,区分情况,让天下人对此事心服口服,没有什么怨言才是上策。”
等到陆逊说完之后,诸葛亮就点了点,脸上都是欣赏之色,这才是他想要听到的话。
而一边的陈群听到这话以后,微微有些惊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陆鸿对此会不会同意?毕竟,科举制度是陆鸿强力推行的,在这种时候政事堂要按照陆逊的方法去做。
不但耗费时间很长,而且很有可能会让这件事情朝着不可预知的情况发展,到时候很有可能会闹得人心惶惶,最后等到陆鸿出手的时候,一定会人头滚滚,于是陈群反对到。
“在下觉得此事要越快处理越好,想必楚王对于此事一定十分的关注,一旦事情到了最后闹得不可收拾,很有可能会导致事情整个失去控制。”
诸葛亮笑了起来,很是自信的开口说道。
“既然楚王让我等主持政事堂,那就是因为楚王相信我们能够将事情处理好,这是科举举办以来的第一个案子,所以才需要谨慎对待,今后但有此事也可以因循此例,不可等闲视之。所以在下支持伯言所说,先派人到地方上查明此事,证据确凿之后依据罪责进行处罚。”
看到陈群还要说些什么,诸葛亮却是再次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楚王心怀天下,胸襟坦荡,否则的话现如今的楚国不会是如此的景象,长文无须考虑太多,我等只需要尽职尽责主持政事堂即可。”
到底陈群是魏国官员,在北方待了太长时间,对于陆鸿做事的方式和方法,只是道听途说。
虽然现在陈群被陆鸿纳入到政事堂,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他陈群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领袖。
所以对于诸葛亮这么说,陈群也就没有反驳,他意识到自己需要适应楚国的行政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