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拍着胸脯保证。
但此刻却一直留在汴梁,原因是汴梁茶叶市场地震,他不得不在此留着,江浙那边就只能让长子过去处理,本人亲自在汴梁处理茶叶生意。
史料记载当中,爱国地主、慈善地主非常多,遇到灾荒年月,也有不少商人地主会选择平价或者低价出售粮食,甚至干脆放粥铺救济灾民。
在座的各位能够成为一方富豪,除了本身有商业头脑以外,要么是抱上了官家大腿,要么是见识过官家厉害,所以两害取其轻,相比于得罪官家,与官家交恶,那自然是与官家交好更有利。
见众人反应,李谘心里就有了底气,看了眼赵骏,见对方点点头,便说道:“诸位都是汴梁有名的大商人,今日想来听听诸位的想法,以为如何?”
李谘说着端起手中的茶杯,眯起眼睛扫视在场,一边佯装喝茶,一边实际上在看众人反应。
“在官家以及知院带领下,改制之后,市面上的商品肯定也能变得更好,价格也更低廉,这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确实是妙事呀。”
有人问道:“知院,何谓资本家?”
正厅摆设跟前厅不一样,是正对着大门有一张方角桌,桌案左右两侧各摆了一张太师椅,然后这两张椅子下面两边各还有一排椅子,有十多个座位。
所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对待。
赵骏解释道:“礼、义、仁、智、信全被他们抛在脑后,为了利益,连家人都可以出卖。这群人是耻辱的象征,像淮南旱灾之后哄抬粮价的粮商,就是一群资本家,应该把他们挂在城门楼上将他们吊死。”
就听到赵骏继续道:“一旦商人重利,那么就有可能哄抬物价。如这次淮南大旱,前年灾情开始,商人们便囤积粮食,把粮米一度炒到两三千文一石,这对于国家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因而必须要监管,也必须要朝廷在其中参与。”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朝贪污确实比较少,因为人家不仅工资高,而且完全不需要靠贪污发家致富,自己利用手中的权力,自己赚钱。
不过李谘并没有带他们去正厅,而是从侧门的回廊带着他们直接去了后院,这是比较隆重的招待客人方式。
所以就导致这些掌管榷卖的官吏人浮于事,甚至还私底下把官营的产品卖给商人,又或者自己偷出来贩卖。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商人的行动效率以及调动物资的能力,跟目前的官僚机构比起来,还是很有优势。
田昌一头雾水,说道:“小人不知。”
如果朝廷能够开放榷卖,让他们可以没门槛拿到茶和盐,那么经商情况一定会好许多。
众人簇拥着赵骏进去。
赵骏的马车停在了李谘府邸外,李谘的气色好了许多,他才五十五岁,历史上现在坟头草都长起来了,好在阿莫西里还是比较给力,两粒下肚,药到病除。
这些身家百万贯的大商人在普通百姓面前人五人六,可在真正的掌权者面前,其实啥也不是。
可以说,如果这里的人家产全部充公,估摸着得一下子能帮朝廷财政收入上千万贯。
另外就是很多官员背后都有家族商业势力,比如那位龙图阁待制马季良,还有给事中胡则,殿中侍御史王沿候等等..
赵骏需要扶持一批商人,一来是稳定物价和民生,防止生活必需品常常出现大幅度波动。
他继续说道:“朝廷榷卖弊端颇多,各茶、盐、米、油、铁等卖场官吏要么人浮于事、尸位素餐,要么上下其手,贪腐成性。以至于出来的商品品质低劣,百姓根本不愿意购买,因而朝廷榷卖改革,势在必行。”
就见赵骏说完之后,又看着众人继续说道:“不过完全放开榷卖也不行,朝廷鼓励市场竞争,也鼓励大家钻研技术,提高商品品质,带给百姓更好的产品。但茶、盐、油、粮等物品是生活必需品,乃是国之命脉,不能完全交予商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