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回客栈时阿淙已经回来了,看有阿淙陪着,两人便放心地再次出了门。
阿淙神色古怪,眼神亢奋。道:“小姐你说巧不巧,之前那位瞽叟前辈离开大泽县时说要往南走,我看这秦川也是南边,就出门撞运气,没想到竟真的打听到了他就在秦川。现在他在秦川也救了好些人,我还给你又求来了一道符……”
我:“我看银叶的事都让你昏了头,越发对这神神道道的东西魔怔了。凡事不尽人事,反求诸鬼神,小心被鬼神戏弄,连累我也要遭殃。”
阿淙:“对我来说,尽人事就是求诸鬼神。鬼神就在那里,不去求怎么知道没有结果呢?而且小姐的病连郑太公都没有法子,若鬼神肯应,遭殃我也认了……”看我无话,又殷勤倒了杯茶给我:“小姐,这是我刚用求来的符烧成的符水,小姐至少喝上一口吧。”
“只喝一口?”
阿淙犹豫了一下,伸出三根手指:“三口,就喝三口。”说着又推过来一个茶盅:“这里是我刚做的桃汁。小姐喝了符水就用这个漱口。”
难喝。拿香甜的桃汁压了一下:“你不会被那位老人家骗了吧。”
“不会的。其实他也很惭愧之前两次出手都没用,所以这道符根本就没花钱。也是为此我才肯信他。若是要拿钱买,反而让人不敢相信了。”
……过了一会儿,江小凝回来了。进门时一脸疲态,神色沉重,一见我就微笑起来。又不多时,聂英子他们也都回来了。有人拿了吃的,有人买了玩儿的,摆在案头一大堆。
聂英子给我们每人都买了一个面具,都是各种鬼神精怪的。大家挑了一会儿面具,吃吃喝喝地聊了一阵子见闻,便自然而然好奇起了这中元节的各种传统和背后的由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已经来过秦川不下三次的苏江二人竟对这背后的故事只是一知半解。于是又拉着来上茶的茶倌儿询问。
那茶倌儿收了赏钱,喜滋滋地说起了上元中元下元的区别。又道:“这中元节七月十五,就是一年里阴气最盛的时候。我们秦川传说只有在这一天,通往阴界的鬼门才会打开,那些死去的人才有机会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而那些一直在阳间飘荡的游魂野鬼也才能趁机去往阴间报到。”看众人听得入神,茶倌儿继续申请夸张地道:“而且秦川的水也与别处不同,天下间只有秦川的水能连通阴阳两界。”
江小凝:“我也听我母亲说过这样的话,说秦川城有所谓的环山抱水,钟灵蓄气,阴阳调和之势,所以历来就充满了各种鬼怪传奇。”雍祝夫人是大祭司,说的话自然让人信服。
茶倌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到了中元节这天的阴阳交界时分,也就是傍晚,我们会举行一场鬼神游行。就是为了带那些滞留在阳间、迷途难返的游魂野鬼去河口,顺着漂浮在秦川河上的河灯返回阴间。而且我们秦川家家户户都会亲手为家里的亡者制作河灯,等游行结束后,把自己亲手做的河灯放进河里,上面还可以写上祝福啊感谢啊,或者说明自己过得好不好啊;你写也可以,其实不写也可以。有些人不会写字的就把这些话放在心里,边做的时候边想,到时候随着这些河灯去往阴间,生者对亡者想说的话就能被对方听见了。所以许多游客来秦川,就是为了这个,想趁着中元节放灯和逝者说上一两句话。”
苏玧打了个寒颤:“这么说,这秦川城每逢中元节里岂不到处都是孤魂野鬼?”
聂英子抬手打了他一下,转头就抓住了喓喓的手。此时夜风习习,灯影惨淡,飞蛾扑闪着在店门口的灯笼里投下不安分的跳脱的影子。大家不自觉挨得紧紧的,只有江小凝看了我一眼,淡定如常。聂英子犹豫了一下,又问:“那如果亡者不是秦川的,是很远地方的人,也可以给他送河灯吗?”
茶倌儿:“当然了。所以这几天秦川才有这么多外地的游客啊。”
聂英子沉思了片刻,眼睛一转就湿润了:“那这样的话,我也能和我阿嬷说话了。”又诚恳地抬头看着大堂的上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