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抡才大典当谨慎(1 / 2)

中兴大宋 休息的云 1160 字 10个月前

说到春闱,赵佶就反应过来了,今年不仅有常科,还有制科考试,对于常科,赵佶并不担心,有苏轼、李格非把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赵佶关心的是制科,国家已经多年没有举行过制科考试了,相关的制度都已经很生疏了,赵佶于是请苏轼苏辙兄弟、章惇、李格非、郑居中等一起商量此事。

苏轼苏辙、章惇都是参与过制科考试的,对相关制度算是比较熟悉,李格非、郑居中都是翰林学士,制科考试绕不过的就是翰林学士。赵佶向他们了解制科考试的规则,不得不说,制科确是很牛逼。

首先制科考试分为九个科别,三个针对民间白身的:高蹈丘园科、沉沦草泽科、茂材异等科;另外六个针对已经有官身的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典坟达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详明吏理可从政科、识洞韬略运筹决胜科、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

一切没有犯罪记录的布衣才俊,以及符合条件的官员(职称为太常博士以下、不是现任监司与馆阁官员、不曾犯过贪赃罪,等等),均可投牒自荐,报名参加制举考试。不过庆历六年之后,朝廷提高了门槛,要求应试之人须有两名大臣作为推荐人。这一点其实对普通人来说不甚友好,有官身的自然很容易找到两制以上大臣为之推荐,但是平头百姓哪里去找两位两制以上大臣来推荐呢?

赵佶说道:“吾既为国求才,何论出身,恢复祖制,皆可投卷。”对此苏轼等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对于制科考试的程序,制举考试有着较为复杂的程序,但可用三个词语对制举考试的程序进行简化,即所谓的:进卷,阁试,御试。

其中进卷就得刷掉一大半人,考生需要先呈交上自己平日的策论作品50篇,由翰林学士评判、打分,如果策论文辞优美、说理清晰,得到“次优”以上的评分,便可以赴阙参加第二项内容“阁试”。但宋朝的翰林学士都十分挑剔,例如哲宗朝时的一次制举考试,翰林学士“看详到应制科人词业,三人并优长,五人并次优,七人并平常”,文章不合格的应试者差不多占一半。

其实刷人对于翰林学士来说还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五十篇文章,只要找出几篇不怎么好的,就足够刷掉一个人了,在翰林学士们刷人后,才会进入下一个科目,就是阁试,阁试为初试,之所以叫阁试是因为考试地点在秘阁(中央图书馆)。阁试试题为试论六篇,目的是考察应试人的学识,“盖欲探其博学”。题目通常取自经史,每篇要求五百字以上,一日之内完成六论。这是公认的一项最难科目,“制科不过三事,一缴进词业,二试六论,三对制策。而进卷率皆宿著,廷策乞无素备?惟六论一场,谓之过阁,人以为难”。

阁试之所以被认为难,就是因为出题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一般来说,科举考试的范围不过是四书五经,但是制科考试就不同了。制科考试的出题范围包括九经、十七史、七书、《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仲子》正文及注疏内出。论题出题还有明数、暗数之分。上下文关乎典章制度、用典的称为“暗数”(暗题),而不涉典制,也不用事,便是“明数”(明题)。近四十本书和这些书的注解都是出题范围,在其中随意选取出题,对应试者知识面要求很高。

旁的不说,光是七书,也就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这七本兵书,就足够很多人头皮发麻了。除了出题范围广之外,题量之大,考核之严,也是令人咋舌。

按照制科考试规定,考试六道论题,在六论中必须写出论题,而且要求必须引用论题上下文,这样才能称为“通”。知道出处不能引用上下文的被称为“粗”。六论每篇必须在3000字以上,而且必须在一天一夜时间内完成。六论考试目的是推荐参加御试。秘阁考试以六论四通为合格,合格之后会被划分为五等。一、二等不设,第三等为上,第四等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御试。入了四等还有上中下之分,只有为四等上才能进入最后的御试,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