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麻了。
彻底麻了。
朱标有些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拿回他爹叫李文忠以及王布犁回去研究研究的奏章。
第一个流程还没走完,就搞出这么多漏洞来。
那这个好政策就变成了恶症,最终名声受损的还是他爹!
王布犁见朱标走了,哼了一声,我正跟你妹妹聊天呢,给我拽过来问政是吧?
必须让你好好长记性。
等回头见了朱元璋,王布犁就准备告诉他老登,我的座驾小黑子停在你家门口不介意吧?
“驸马所言真是肺腑之言呐。”刑部尚书钱唐也站起身来笑了笑:
“底下的人心思太多了,若是没有有效的监管,陛下的政策怕是很难在基层彻底执行下去的。”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老朱能控制到县就说明够强权的了,再往下面,他说的话可就不一定能好使了。
宗族之法就已经代替了皇权。
县以下的区域划分并不规整,缺乏制度上的严格安排,随意性很大的。
就王布犁这个典史的职位,别看在其余地方都是不入流的官职,可是在整个乡村,那就是天花板级别的爷。
哪一个寻常百姓见了典史老爷下乡,敢不过来跪在地上磕头问好?
两千年以来,皇权最低等级也就是县级官府。
别看朱元璋这么强势,可他对于县以下的控制力依旧是薄弱。
他想要增加人识字来学习大明律守规矩,搞乡村小学是好想法,但过于不切实际。
就看看现如今的村长之类的,无法无天的那也多了去了,更不用说以前那种政治环境了。
“绅权”和“族权”这两个平行运行,互相作用形成了没有皇帝对于乡村的统治。
“其实有关监生的话,我还想再吐槽吐槽的,可惜太子哥不让我说。”
“哦?”
钱唐本来以为瓜吃完了他都想要走了,没成想驸马的攻击还没结束,于是又坐下来了:“愿闻其详!”
“这还得是我从国子监当主簿选拔的时候发现的,科举的各级考试全都用四书五经来出题目。
要用古人的语气来说话,只能根据几家的指定的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体裁排偶,叫作八股,也称制义。”
“驸马慎言。”钱唐虽然知道陛下停止了科举制度,但还是提醒道:“此法是陛下同刘伯温一同商议出来的。”
“我知道,学校和科举并行,学校是科举的阶梯,科举是学生的出路。
学生通过科举便做官,不但忘了学校,也忘了书本,于是科举日重,学校日轻。
学校和科举都是制造和选拔大明官僚的制度,所学和考试的范围完全一样,都是四书五经。
不但远离现实,也绝对不许接触到现实。
我面试的时候问他们问题,竟然有许多瞠目结舌,说四书五经里面没有这种题目,都把我气笑了,你将来为官之后处理各种政务,难不成要把脑袋都伸进四书五经里面去寻找答案吗?
现实也证明了,这帮只会做四书五经的进士们,在为官之后可是有一个做出来政绩来了?”
王布犁的发问,让两位尚书颔首。
那些进士们的表现确实是不尽人意,否则陛下也不会气得停了科举。
“现在陛下停了科举,我们自然是要说一说的,就四书五经能出多少题目啊?
从考生员、秀才、举人、进士等几场考试杀出来,大明每年都那么多考生,用不了十年八年就能把四书五经里面的东西全都考干净了。
那些考官要给后面的学子出什么样的题,难不成把这句跟另外几页的半句结合在一起考吗?
我敢肯定,就这样考这些个问题,最终只会把学子往更傻的方向培养,指望他们当官之后能够为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