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在座的没有一个好人呐(3 / 5)

,但是在印宝钞时,皆是没有任何准备金。

在形式上,元明两代宝钞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在性质上,有着本质区别。

大明宝钞自从洪武八年开始制造,就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制度。

它的印刷、发行、流通、使用,完全依赖国家的政权强制推行,属于不可兑换货币。

明与宋交钞立定三年一界,进行更换,大明宝钞初造时不立界。

然而纸币的倒换非常重要,但是明代宝钞倒换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的制度。

即使后来实行倒换法,也是时开时闭,并未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而且是单向度兑换,只放不收。

随着王布犁的话落下,大殿内并没有人在说话。

过了许久,朱标想不明白,才开口问:“王布犁,你给咱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我是在我为自己个担心。”

“担心何事?”朱标倒是有些奇怪。

王布犁也不知道如何跟朱标解释膨胀,只是开口道:

“我是领朝廷俸禄的,而且是朝廷下发宝钞,我拿一贯宝钞,将来怕是买不了一石米了。”

朱标皱着眉头一直都在思考,这是他处理政务以前不曾研究过的。

属实的

至于后面的朱元璋也是眉头紧皱,思考着解决办法。

甭说小朱不会,老朱他也不会啊!

父子俩齐齐尬住了。

可以说朱标对于王布犁的

王布犁看了朱标一眼,我这可是之忠言逆耳。

任你这个当朝太子也得吃我的屁。

就算是蓝玉强行把自己拉过来面圣,想让我成为太子党。

那我就充分发挥“小内”的本领。

既然无法躲过去,索性顺着假钞案给你挖坑,你自己想解决办法去。

如果恼羞成怒最好把我按在小吏的位置上不动窝,顺便让太子忙起来,把老子给忘的爪干毛净。

李景隆看着太子朱标的脸色,就觉得十分的不对劲。

王布犁的话是有几分道理,可是他想不出来是哪有问题。

“你是说朝廷发给你的一贯的宝钞,等你出去就不值一贯钱了?”

蓝玉侧头瞥了王布犁一眼。

王布犁同样瞥了眼蓝玉,他这不是挺聪明的吗?

怎么到后期,他愣是看不清楚形势?

朱元璋不单单是坑老百姓,连手底下的臣子都坑。

大明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一个七品知县每月工资在七石半米。

他不仅仅是要拿着去养全家老小,还要养手底下的人。

吴卫这个京官县令,可谓是身兼数职,法院、财政、税务、工商、施工等等。

他手底下有不少的长随,看门的(这很重要),发审、值堂、用印、师爷、厨子。

再税收那块还得放上自己带来的人,避免被底下的小吏给哄骗。

这些人要靠着他养,还得时不时打赏王布犁这种本地吏员,为他驱使。

更不用说当官的还得迎(结)来(党)送(营)往(私),逢年过节走动一二,这点俸禄真不够使。

而且到了发工资的时间,吴卫就差人去领工资,除了发点米扛回来之外,就是发纸钞。

纸钞一旦贬值,给你一堆废纸,官员俸禄就更低了。

他们贪污的概率也会极大的增加。

别以为你大小是个官,发工资的人就会给你新钞,比你品级高的人多的是,你算老几?

新钞不得紧着一二三品大员发俸禄啊?

大抵就是钱都向不缺钱的人流去了。

朱标经过蓝玉的提醒,开口道:

“如此晚了,你们三人还没吃饭,今夜还得忙个通晓,等那群犯人都压过来之后,就由王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