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7章 中山卢奴我来了(3 / 7)

并汉 做梦中 3358 字 12个月前

声问道:

“伯圭兄,此行势必影响今年的牲畜交易,一来一回,没个把月是不成的。”

“玄德,毋须多言。”

“你我同时跟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

“而后你不喜读书,返乡行侠,依杖我郡吏身份,周旋于边郡,至今已有近两年。”

“而今府君有难,如何能舍本逐末呢?”

“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耳青年,俯首贴耳,恭敬回答:

“伯圭兄教训得是!”

但心里却在说:

你自己不也有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为你提供钱粮支持么!

那都是身家巨亿的市籍贾人呀!

英武壮士又说:

“当日得知府君将发配日南,我曾在先人墓前,立下遗言。”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

“大丈夫在世,一言既出,当驷马难追,玄德可当我是说笑?”

语气间有些悲壮,又带着些许不满。

“玄德不敢!”

大耳青年赶忙回应。

“若是玄德另有他谋,不妨自行离去,我公孙伯圭,不报刘府君知遇之恩,誓不回返!”

英武壮士有些无奈,但又斩钉截铁地。

这位英武的壮士就是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辽西令支人,家世二千石。

因是庶出,所以只能当个郡小吏。

但他姿态俊美,声音宏大,能言善辩,办事精明。

因此被郡守看上,并将女儿嫁给他当老婆。

之后还推荐他去跟随卢植学古文经学。

但卢植因为今古文经的地位问题,经常被排斥。

比如:

熹平四年,刚诏诸儒正《五经》刻石立于太学门外。

卢植便立刻上书:

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原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广圣意。

意思是:

我的老师是古文经的大儒马融,知道现在的《礼记》里有错误和多余的内容,我曾用《周礼》等经书,来纠正错误,用自己粗浅的知识来为经典解释标注。但因为穷,实在无法再供应相关费用。所以我希望能带两名弟子,到东观用朝廷的钱粮,专心精研,校正《尚书》章句,考查《礼记》得失,一起裁定经典,刊正碑文。古文用的是蝌蚪文,最能接近原始意思,但那些流于世俗的人,却将这些停留在小学里。汉室中兴以来,有大通晓的儒士,比如班固、贾逵、郑兴父子,他们也都十分喜爱。现在《毛诗》、《左传》、《周礼》各有传注,与《春秋》共为表里。所以我们也很适合由朝廷任命博士,将古文一脉流传未来。

很明显,做为马融的学生,他要为古文经的历史地位贡献力量。

这可是刻石头上的,可以流传千古的。

但卢植马上被外派当九江太守平九江蛮反。

而且是四府共同建议的。

这也很明显,朝廷上,今文的势力占优。

而卢植到了以后,马上让蛮寇宾服。

事情搞定后,即刻以疾去官。并作《尚书章句》、《三礼解诂》。

这心急也没别人了。

但没过多久。

熹平五年,夏,四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