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
这可不是董先自己想的。
而且这十步,对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是有效的。
接下来,只要农庄的人能更加熟练地操作。
那么产量还有可能更高。
对董先来说。
这五千亩良田就是他的粮仓。
保证基本的粮食需求。
在灵丘这个地方。
他的要求也不敢向南方看齐。
一亩水稻,夏季能达到二到三石。冬天能达到一到二石就行了。
按最低算,五千亩就能有一万五千石到二万五千石的收入了。
而一万五千石,按每口一年五石算。
可以养活三千人。
三千人的规模在董先前世可能不算什么。
但在这灵丘,就妥妥的超大户了。
爷爷董畯看着李渔的汇报,与嫡子董凯大眼瞪小眼。
就在隔壁,看着人家不上学,在田间地头忙碌,可是就没想着去做些什么。
早知道就和董先、李渔学着种了。
早知道董先说要建公厕就支持了。
早知道阿笑来收肥就请教了。
可是,天生没有早知道。
因为早知道你也不一定会去做。
人总是如此。
需要一定的历练。
才会突然醒悟。
不管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的权利。
成长的代价。
董畯让董凯安排人去跟李渔学。
董先当然没意见了。
他巴不得在整个大汉都用这种方法。
粮食的增长,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能养活更多的人,就有更多的人力资源。
也能避免更多的厄运。
冬稻收成。
春耕开始。
新犁再次发挥作用。
董氏农庄再次遥遥领先!
立夏过后,董先上言:
“王父,是时候到郡上献犁了!”
“灵丘改属,新任郡守正是臧旻!”
“灵丘摆脱代郡,改属中山。这赵氏能起的作用也小了。该为灵丘董氏寻找新的机缘了。”
随着董先的劝说,董畯想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
“好,新人新气象!”
“献犁!”
“南下!”
雒阳金市贾人张光,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新任命。
灵丘设县改属,作为平舒县丞的他,经过特殊活动。
终于改任灵丘县长。
改属立县以来的首任县长哦。
一把手!
而且关键的是,改属中山。
也就是从代郡,一个边郡县一举成为冀州中山的内郡县了。
假以时日,由长升令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数百万钱总算没白花。”
“这西邸果然内有玄机!”
张光默默的心疼了一刻钟。
一刻钟后,他的眼神坚定。
这钱不会白花!
也不能白花!
然后便起身收拾家当,准备北上。
钜鹿大陆泽西。
一队驿传兵卒正抓紧往南。
中间是一部槛车。
槛车内有一名发须皆白的老者,看着边上紧跟自己的英武壮士说:
“伯圭,何苦呀,官法不允许你来跟着,怎么不听劝呢?”
“刘府君,不必多言,无人知道我是何人,只当我是随侍小卒。”
英武壮士低声回应。
壮士边上还有一位大耳青年,在跟边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