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3 / 4)

后与桓家早已离心,早些时候还以嫡公主的婚事威胁过桓家,只怕在桓德眼中,与这个妹妹,只剩下算计了吧。”

“可,即便再无感情,为何要杀了皇后与太子?”,连宋十分不解。

“自然是为了脱罪。当夜我部署的兵力远多于桓家,即便是桓德提前部署,带卫队来支援,也不能改变桓家兵败的结果。当夜谋反的死士,身上的纹身与烟花,都与桓家祠堂上的刻纹一致,即便当夜桓德临时倒戈,带着卫队护驾,事后彻查起来,这一点护驾之功只会被认为是强辩之举,毫无用处。可是若皇后与太子被当场刺杀,情形就又不一样了。毕竟谁能想到,桓家会杀死自己家出的皇后与太子。退一万步,即便有人质疑桓家是欲盖弥彰,可既然能够刺杀成功,为何只刺杀无关紧要的皇后与太子,而不是选择刺杀皇帝呢。”慕如道。

“只为了脱罪,便杀了自己的妹妹与外甥,桓家是何其狠心啊”。

连宋倒吸一口冷气,这般无情之事,实在是她无法想象的。可是,似乎有些不对。

“不对,即便此举能为桓家辩解一二,可皇帝与朝臣对桓家忌惮已久,既有机会,能这般轻易听其辩解吗?既然皇后与太子已无,便将这谋反与弑君之罪一并栽给桓家,岂不是个绝妙的机会?”

慕如抬头看了连宋一眼,连宋真不是一般闺阁女儿,竟能看到这一层,慕如带着苦笑略略欣慰地拍拍连宋的手,继续说道。

“如此便想全无嫌隙是不可能的,皇家想除桓家之心,一直有之,若有机会,怎肯放过!”

“那又如何会一败至此?”连宋道。

“自然是真的谋反罪犯被桓德查了出来”,慕如紧紧捏着拳头,一字一字,狠狠说道。

连宋看他这般模样,猜到了一些,“桓德栽赃给了刘崇大人?”

听罢此句,慕如牙咬得更紧,继续说道。

“桓德找到了刘崇安插在禁军中的心腹,由他出面指证刘崇谋反。”

“什么,只是这样,如此简单,皇帝与朝臣怎么能相信”,连宋一脸不置可否。

“自然是会信的。这个禁军中的心腹,见已无生路,口口声声喊着要为刘崇尽忠,举刀刺杀皇帝。”

慕如冷冷说道。

“什么!”

连宋诧异道。

“可即便皇帝被当场刺杀,朝臣们难道不会怀疑是桓德故意收买所为吗”

慕如看了看连宋,连宋是心善之人,一身聪慧只用阳谋,何曾能想到这般的狠辣手法,只怕今日,连宋是不得不大开眼界了。慕如定定看向连宋,说道。

“自然不会怀疑是桓德收买的。”

“为何”,连宋盯着慕如的眼睛。

“因为没有人会用自己的性命来收买别人”,慕如道。

“什么?你是说,是说”,连宋吃惊不已,一脸不可相信的样子。

“桓德忠烈非常,替陛下挡住了刺来的刀刃,当场身亡。陛下感念其忠义,将刘崇下狱,下旨彻查。”。

说道“忠烈非常”,慕如狠狠地咬了咬牙,提到“刘崇下狱”,似是更恨。

“桓德竟然狠到如此程度,不仅舍了妹妹、外甥,更是把自己都舍了。可他为何要这么做,为何不直接拦住桓郑,而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连宋惊叹连连。

“因为他知道拦不住,因为他知道桓郑是桓家的未来!”。

慕如道。

“刘崇一早以桓郑为目标而非桓德,是以为桓德只一位求稳、无意再进一步。

哪知,桓德才是桓家决心最大的一个,一旦有机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自己的性命!

更或许,是他知道,桓郑年轻气盛,不懂韬光养晦,即便不是现在,将来被人利用之下,也会冒此大险,若然到时再行事,若能成事也罢,若不能,没了桓德这一挡,只怕桓家从此灰飞烟灭。既然终究要走这一步,不如他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