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3 / 4)

“绕树三匝,终于有枝可依。世子既然信的过慕如,慕如自当尽全力,报答世子恩遇”,慕如道。

“只是慕如肯请世子,若他日事成,还望世子能放过刘大人一家,毕竟刘大人只是贪慕富贵,奉承皇室,绝无和世子相抗之心”。

桓郑多疑,慕如此番说,以退为进,不过为打消他的顾虑,一来表忠心,二来为刘崇遮掩,三来以求情让桓郑不疑自己其他目的。

果然,慕如说完此番话,桓郑见慕如如此有情有义,颇为动容。

“慕兄对我有忠,对人有情,桓郑动容,能得慕兄相助,桓郑心中有数。等陛下龙体转安,我定然为慕兄进言,促成。。。。。”。

桓郑本欲向慕如许诺为其促成请旨赐婚之事,话音未落,却见店小二提了几份菜上楼,一脸不好意思地对着慕如言道,“公子,这是刚才那位姑娘吩咐打包的,二位楼下刚才的饭菜,给您放下了”。

桓郑听罢,笑了,原来刚才连宋公主对店小二低语的几句,是叫打包剩菜,果真是见不得暴殄天物,谁能想到堂堂公主如此节俭,有趣有趣。

想罢,桓郑对慕如言道,“这公主当真是与众不同,慕兄实在好福气”,

说罢,又回头对店小二说,“我们桌上这些也打包”。店小二愣住了,又惧于桓世子威严,一愣后忙慌慌答应,忙活去了。

连宋与娴岱买灯归来,见二人两手空空。

桓郑道,“怎么,没挑到合意的吗,既如此也无妨,我便吩咐我府上的工匠制来予公主,绝不误了公主的差事”。

听罢此言,连宋言道,“世子好意,连宋感恩不已。适才已跟店家说好了样式,店家制作好便会送来,故而我二人两手空空而归”。

连宋才言罢,娴岱莞笑,道,“世子府中工匠怕是做不出公主的样式。西街灯铺样式已是罕见,却不如公主的手巧”。

娴岱还未说完,连宋忙拉了拉娴岱,想阻她继续说。

娴岱却与她打闹笑语一番,继续说道,“适才有个乞讨的孩子,弄坏了灯铺的样灯,灯铺老板气愤不已,险将那小乞丐打死。我本欲买下,替那小乞丐偿债,救他一命,灯铺老板却不肯,说灯图是名家所画,连环的说书画本,镇店之用,并不能用银钱弥补,打死那乞丐也难挽回损失,便要吩咐人将那乞丐打死。

谁想公主妙手,不过须臾功夫,便将那残灯改了样,竟能缓缓跑动,在暗室里,竟能让灯上的画本在墙上动起来,如同戏曲一般,甚是有趣。当下便有人要买这盏灯,灯铺老板便来央求公主高价求购技艺,公主却指着那乞丐说," 我怕是不便教授你,但可叫我那徒孙上门为了你制作,你只管付他酬劳便罢"。

那灯铺老板哪有不肯的,忙吩咐人叫来大夫给公主的徒孙看病,奉为了座上宾,公主跟灯铺老板定购的,便是这款灯,桓府的工匠可能制得?”

桓郑一听,倒是有趣,“倒是没见过会跑的灯,只怕还得劳烦公主的徒孙也上门教下我府里的工匠,也好叫我家中今年中秋赏个不同的灯,只是不知,既有徒孙,可不知公主的徒弟是哪位”。

慕如忍不住笑了,“自然是在下,还得劳烦公主带我去见见我那徒弟,我可还没见过面呢”。

众人一听,也便明白了,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小乞丐哪里会做什么灯,公主不仅当下救他一命,更是为给他寻条活命的手艺,自然得安排人手把手教习,在宫外方便的,且愿意的,连宋公主自然只有慕如可托付了。

这便是二人之间的默契了。

连宋公主道,“慕公子倒也不用急着喝徒弟茶,我给了那孩子信物,又告诉了地址,晚些时候,你那徒弟自然上门来寻你学手艺。世子府上的工匠若是要学,也给慕公子备上份拜师礼,慕公子自然倾囊相授,只是,世子府上的工匠在世子府里做这灯便罢,可别拿到市场上卖,没得我这徒孙可都没生意了”。

众人一番笑闹。见桓郑颇为留意连宋,娴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