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2 / 4)

安其份,上下有序,方有安稳盛世。

先贤本为好意,却适得其反。

不过一顿饮食,权势者,饕鬄盛宴,无势者,食人之余还沾沾自喜,更有贫者,衣食难继。

衣食本为生存之本,却有如此悬殊,长此以往,自然生出野心之辈,不忿生而为人、却如此天地不公,愤起而争。

古往今来,多少朝代更迭,可不就是觊觎他人权势背后的好处,可争来夺去,谁又真的富贵万年,不过是一场空。”

连宋此言一出,桓郑、娴岱颇为震撼,确实,不过眼前一餐餐食,上位者对优越习以为常,心善赏贫者些残羹冷炙便觉得是行善积德,却少有站下位者心思,可不知他们匍匐在地,双手接受赏赐时,心里的真实感受。

桓郑却想再听听连宋言论,“如公主所言,是否天下大同方为正理。”

连宋如何不知桓郑故意反问要看她如何周全言论,连宋继续言道。

“自然是要天下大同,但并非均分天下。

天下大同,要大同的是人人立于这天地间的机会,是人人共享这天地恩赏,而非天生贵贱,硬生生的参差规矩。

天下大同,却也并非不可不同,要不同的,是不畏天地者、不心怀良善者、懒惰掠夺者,如何能与勤恳向天地求存者有相同的礼遇。

就如同方才街上的恶霸,不思自食其力,反以武力使本分的小贩屈服,这便不该同,便要靠世子,来使这不同变为大同。”

桓郑接着道,“公主此言,桓郑不解”。

连宋道,“法治一道,不为惩处,只为扬善惩恶,昭彰良善,教育恶意,一扬一贬,可不就是趋天下于大同。”

听罢此言,桓郑连连拍手。

一贯以来,桓家利用法治手段,上下梳理,自成体系,便于控制朝政,以便掌权,却不曾想,也是天下大同的手段之一。

只是,若然天下大同,他们又何必数代苦心经营,可不就是为了做人上人吗。只是这连宋公主,不似寻常女子,拘泥于后宅,眼界开阔,若是好生调教,当是个好帮手。

“公主高见,娴岱敬服。适才是娴岱不是,娴岱自罚一杯。日后定当躬身自省,不敢自诩世家便妄为。”

娴岱施施然言语道。

“慕公子好福气。”,娴岱瞧见桓郑看向连宋的神情,颇为赏识,便开口提及慕如。

娴岱此言一出,慕如与连宋略微红脸,相视一笑,便说笑打岔。

听到娴岱此言,桓郑回过神来,连宋公主聪慧,可惜身份太低,但若是她与慕如成亲,不仅是自己拿捏慕如的把柄,更能将连宋公主也收入麾下,倒是笔划算的生意。这个慕如,看上了连宋,也真是好眼力。

娴岱看了桓郑,知他有话要对慕如言语,便识趣地起身,说道,“公主不是要为贵嫔娘娘寻宫灯,娴岱知一处铺子,宫灯样子做的最巧,娴岱适才无礼,还望公主给娴岱这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让娴岱陪同公主前往挑选,稍尽心意”。

“郡主太客气,连宋随你前去”,说罢,二人便一同起身离去,桓郑明白了娴岱心思,向娴岱示意,谢过她的心意。

“世子特意来寻慕如,可是有差事吩咐”,慕如开口道。

“本是不忍打扰你与公主,只是与慕兄相遇不易,也只好搅扰了”桓郑道,“听闻慕兄拒了刘崇大人推荐的差事和宅子”

“我本是要为世子效劳,怎能再受刘大人恩惠,世子无需试探,慕如知自己要的是什么,不会为一点私情改弦更张。”慕如道。

“我倒是希望慕兄能与刘大人更亲近些”,桓郑道,“慕兄忠心,我已然知晓,眼下便有重任,要托付慕兄”

“世子是希望我与刘崇归好,伺机而动。”慕如道。

“正是这个意思”,桓郑道,“眼下皇室动作频频,虚实不一,若慕兄重得刘崇信任,探听一二,桓郑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