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荀娘(3 / 3)

,荀娘考科举为的是不嫁给游手好闲的伪君子,而太宗皇帝重新为荀娘和郑仁赐婚,才是彻底毁了荀娘一辈子。

她不知道荀娘有没有在大殿上坚定地拒绝赐婚,想来是没有的吧,纵然性子再刚烈,面对天子威严,荀娘又能如何?

《荀娘传》的最后一段,作者称太宗赐婚如同为这对夫妇再搭鹊桥重续良缘,时人亦将此事奉为佳话美谈。

而荀娘嫁给郑仁之后日子过得究竟如何,却无人知晓。郑仁非君子,更遑论配得上荀娘这样的女才子。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和执笔立传的作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她嫁了人就是美满幸福。

他们折了荀娘的翅膀,将她关进内宅深院。

昔年挑灯苦读奋笔疾书旧梦一场终成空,徒留壮志难酬郁结心中难见天日无人懂。

月仙撂下书,胸中好似堵着一团火气无处发泄,只能任它不安分地上下搅动,一路冲撞着翻腾着痛到心口。

因为是女子,就该嫁做人妇,就该操持家务,就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即使你才高八斗,举人功名在身,也改变不了一道圣旨赐婚的结局。

月仙顿时生出一个诡异的念头:如果不仅仅是假充男子去应试,如果干脆一直扮作男子,是否自己就能有机会躲在这层假面之下,看到一个女子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风光?

浑身的血液都被这个离经叛道的大胆想法烧得滚烫,从四肢不断地向她头脑中奔涌。

荀娘应考是假借亲戚之子的名义,而自己恰好有一个,身中奇毒至今卧床昏迷不醒的弟弟。

想到阿栩,月仙心中不仅难过,更是有万分的愧疚。郡主伴读选拔一事,不论最后是哪家动了手,都无非是冲着自己来的,于阿栩而言才是真正的无妄之灾。

芸州的外祖张家世代研习医术,声名远扬,却拿阿栩的毒没有办法。现下单是扼制毒性扩散就已然十分吃力,至于解毒,更是遥遥无期。

不妨就借阿栩的名字一用!她豁然开朗:端庆宫一案背后,无外乎是皇亲、外戚、贵族之间的角逐,姚家的孙女挡了所有人的路,才落得个重病突发的下场。嘉宁帝草草结案,更说明背后牵涉到了皇家的体面。也因此,祖父和父亲经此事后俱是心灰意冷,不再奢望真相大白,只盼姚家不要再度卷入各方势力的倾轧。

自己既不愿平凡嫁作人妇,那又何妨亲身入局,去探探这一池波澜暗涌的水,去会会那几位作恶多端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