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腊月,天纷纷扬扬下起大雪。
再次踏入这座院邸时,匡连海都有些恍惚。
他抬眼望去,狄仁杰已为他留了门。
方一走进,便是泥炉咕咕噜煮着茶,冒起温暖热汽。
桌案边摆好暖炉,房角正燃熏香。
依旧如此清雅模样。
狄仁杰抬手,请他落座。
见到老朋友,匡连海也不客气,脱下裘袍。
小侍接过为他清理其上雪水,随后挂起。
匡连海落座。
狄仁杰屏退众人。
依旧同几年前在龙关一样,为匡连海倒去杯热茶。
这么多年来,长城坍塌案早已结案,他心头却却有一股萦绕不去的奇怪感觉。
明明一切都线索清晰,证据确凿。
可细想来却处处透露出种太过巧合的诡异。
仿佛有双无形大手,在背后操控这一切,将事件线索悄无声息剪断,再连成线,拧成结。
李玉良自杀,鬼狐狸失踪,便是最大的疑点。
李玉良真的会自杀且鬼狐狸了无踪迹?
看似合情合理,实则藏有漏洞。
朝思夕想,只能得出那个呼之欲出的猜测。
阴山剑客想要他们死,很正常。
可他又怎能让李玉良心甘情愿喝下那碗酒?又怎会容忍那封以死明志的遗书?
明知李玉良乃李家血脉,遗书定会得到武帝重视,却留下来给未来添堵?
狄仁杰左思右想。
找不到答案。
同武三思斗了这么多年,斗到他现已致仕,武帝亦老矣。
他很清楚,武三思不会有如此能力。
两年思来想去,数日前得知匡连海与潘玉要回京的消息,脑袋中如蓦然擦燃引线。
惊觉除过武三思潘玉,贯穿所有事件的人要么死的死,失踪的失踪。
唯有一人,
——匡连海。
匡连海!
这个念头在脑中盘踞,不断生根发芽。
对于他这样一辈子追求真相的人而言实在太过煎熬。
以至于在两人刚回京的第二日。
狄仁杰便将人请了过来。
他想,说不定他这把老骨头明日就会死。
可他今日也得知道真相。
此刻,同多年前无异。
狄仁杰喝下那杯茶后从袖中掏出一个东西。
不过这次不是玉佩,而是那封遗书。
匡连海一瞬愕然,很快消逝。
他早知瞒不过狄仁杰,因为他并不是神。
即便有前世记忆相助,也无法完全掌控同前世脱轨后的每一个细节。
可那又如何呢?
狄仁杰已垂垂老矣,又毫无证据。
自若轻笑一声,匡连海拿起茶杯,吹散热汽。
“匡少侠可曾见过这封遗书?”
狄仁杰缓缓开口,问出这个他每日辗转反侧,思而不解的问题。
匡连海现已卸任,几月以来,江湖上还不时有他同潘玉行侠仗义的传闻。
倒仍担得起少侠之称。
他闭口不语,只神色坦泰抿着茶水。
动作不急不缓,生出几分优雅意味。
狄仁杰不得不承认,富贵是能养人的。
身前之人以前穿粗布麻衣都挡不住那股皎皎出尘气质。
而今一袭锦衣更称身如修竹。
似墨玉洗去铅华,矜贵冷洁,举手投足都愈发引人瞩目。
狄仁杰也不急,只静静等待。
许久。
待手中那杯茶见底,匡连海行礼站起身。
他朝狄仁杰颔首,随后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