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并无其他缀饰。
温茗设计的新菜谱不同,不仅按“热菜”“凉菜”“荤素”等分门别类,还在贵重些的菜品旁配丹青白描,保管让人一眼见到。
不仅如此,考虑到菜品众多,食客可能难以抉择,温茗还贴心设计一页“推荐套餐”,为食客设计好点菜搭配。
除此之外,还有“畅销”“经典”“必点”等推荐,食铺内店小二负责介绍。
副菜是鱼,被温茗干脆利落删去,只说照着温家的老做法来,不必求新;主食则是经典牛排,外层香脆焦黄,里层滑嫩,有一定厚度与嚼劲,供人慢慢咀嚼。
烤焦的外层与里面鲜嫩的肉质形成鲜明的对比,脆与嫩,焦与生的转变让这简单一口牛排层次分明。
温茗赞叹道:“不错。”
下一道是副菜,温茗一下就想起蔬菜沙拉来,不用系统提醒,她也知道沙拉的做法,只用积分兑换了沙拉酱调制方式。
目前是初春,天还没炎热起来,温茗让师傅夏季再特供水果沙拉,清凉些。
难点在于甜品和饮料。
系统提供的初级食谱太有限,可可粉、咖啡、芝士等用料配方残缺,温茗绞尽脑汁,将食谱删删改改,只弄出中式变异“提喇米素”。
系统与温茗一荣俱荣,好不容易蹭上了异世界的网,为获得欠缺配方,大着胆子偷渡去西幻世界,隔三差五失联。
温茗咬下一口不伦不类的“提拉米苏”,差点被过量的糖粉齁晕,决定勉强相信一下系统。
饮品也是难点。
最常见的西式饮料是咖啡,然而华夏本国不产咖啡豆,做不出来;茶加香桃片和糖滋味怪异,不便推出。
饮品内容暂时不能大改,总不能完全依靠那不靠谱的奇葩系统吧……
*
温茗想出了新法子——在器皿上下功夫。
灵感来得很突然,在试吃完西餐新菜式后,就在她晃悠着从食铺归家时,恰好碰上老屋隔壁住着的穷书生。
春闱落下帷幕,书生愁眉苦脸,看来是落榜失意了。
温茗看他竹篓内尚还有许多草纸,问书生今后打算如何。书生叹着气:“一事无成,不敢归乡,只能靠写写画画维持生计,等之后春闱重开,再试一试了。”
“写”“画”……
温茗眼前一亮。
华夏常用陶土制杯具,后面衍生出瓷杯来。有趣闻言,饮状元红时须用古瓷杯,待男子中功名后开封,象征典雅与贵气,与同样气质的瓷杯相伴,韵味十足。
品饮品,不仅尝滋味,还要品其背后的底蕴。
温茗前脚刚归家,后脚回到食铺,拎起刚到的一批玻璃杯就往回走。
玻璃不算少见,早已流行起来;宵禁取消后夜市发展,琉璃灯也是时兴的玩意,只是仅供节日使用,很少有其他用途。
温茗一手握着透明杯子,一手提着华丽小灯,想得更远些。
此世亦有嗜酒诗仙,只是不叫李白,说来好笑,叫做“李墨”,仙去多年,然而诗篇流传,其中对天宫仙境的想象瑰丽,为文人尊崇。
天色沉沉,琉璃光辉夺目,暖光填满温家木屋,如临仙境。
温茗眼中倒映琉璃宝光,脑海中灵光乍现。
不若将玻璃杯配上琉璃灯饰,夜晚有客前来,营造宝光交映之氛围、玲珑剔透之景;又打出“天宫仙境”的名头,玻璃杯中呈上酒,仿若能遍览当年诗仙飘飘然间所见仙境,醉后挥毫泼墨三百篇。
食铺再开辟包间,取名“天上人间”,亦或是“广寒清虚”。
【创新可以,可别创死了人!】
系统甫一回来,便被温茗脑内风暴搅得头晕目眩。
温茗只说:“人有我转罢了。”
不过西餐食铺尚未单独开辟,说什么“包房制”还为时尚早,温茗纵有万千灵感,碍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