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2 / 4)

不动山 我见山月 2045 字 2023-05-30

元有名的媒人,一张巧嘴促成了不少姻缘。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突然上门,沈母想了片刻,随即猜到了几分。

“先把人请到客厅稍坐,我马上就到。”

九思见她要接待客人,就起了身,说:“伯母,你先忙,我改天再来看你和伯父。”

“九思要不先别回去,中午伯母下厨,给你做好吃的。”沈母开口留她。

九思摇头,苦恼道:“月知行前几天写的药膳方子,嫂嫂今早安排厨房做了,我还得回去通通吃掉。”

沈母听罢知道是补身体的,便不再留她,嘱咐路上慢点,又让身边的丫环送她出去。

她等九思走后,便往客厅去会客。

九思快走到沈府大门时,见丫环领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迎面过来。

丫环向九思行礼,唤了声姑娘。

九思点头,和她身后的女人视线对上,九思先礼貌颔首。

马三娘习惯使然,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随即还以一笑。

两个人错身而过。

……

沈母在客厅坐下不一会儿,马三娘就被丫环引了进来。

她一见沈母,笑着先开了口,“沈夫人好,我姓马,叫我三娘就好。”

沈母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伸手请她坐下,“三娘快请坐。”

丫环很快上了茶。

马三娘从善如流地坐到她右手边的客座,道:“三娘今天冒昧前来,还望沈夫人勿要见怪。”

沈母道无事,问:“不知三娘今天是来……”

话未说尽。

马三娘接过话头,先是吹捧了一番,“沈公子一表人才,卓尔不群,如此年轻便已中两元,是不可多得的状元之才,又在府衙供职;相貌、品行和家世皆是不俗,在咱们奉元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好儿郎。您和沈老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沈家家风自不必说。”

接着,再解释来意,“之前就有好几户适龄姑娘的人家,向我打听过沈公子;这不,自从上次那靖水雅集一过,又多了好几家。所以,三娘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沈夫人您,家中沈公子可有婚配?”

“原来三娘是为我家与之的婚事来的。”沈母明了,用杯盖拂了拂茶叶浮沫,未饮。

“说起来,我家与之确实是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不过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我还未曾给他说亲。”

其实之前在各种宴会上,也有人向沈母打听沈与之;沈母一是觉得为时尚早,二是……便都拒了。

马三娘笑着劝说:“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也早些替沈公子相看不是?我认识有几家的姑娘就很不错,长相、学识、家世与沈公子都很般配,您见了,也定然喜欢。”

“三娘,你说的不无道理。”沈母点了点头,话锋一转道:“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不好直接替他做主;毕竟是终身大事,也要孩子自己心里欢喜才好。若真到了那天,定也是要请三娘登门去促成好事的。”

“……沈夫人说的是,三娘明白了。”

马三娘见她不接茬,又转了目标,“刚才出去的那位姑娘是?”

沈母愣了一下,姑娘?

看来是九思出门的时候,这两个人碰上了。

“故人之女。”沈母道。

马三娘就问:“不知是哪家的姑娘,今年多大了?”

沈母不答,却说“和我家与之青梅竹马。”

马三娘见她没说出自己想听的,只好直接问道:“那这姑娘可有婚配?”

“她年纪尚小,还不曾。”

马三娘乍然生出一个想法,于是试探地说:“既是从小相识,那沈夫人为何不想着将两个孩子……”

沈母闻言顿了片刻,叹息一声,启唇道:“我与三娘你说句心里话吧,不过,还请三娘千万替我保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