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 / 3)

方才司晏二人说话的位置,旁边停着一辆马车,车厢里坐着一对主仆,衣着不菲的男童掀起窗帘,盯着司晏二人离去的背影。

那仆从见公子拉开帘子,怕公子吹风着凉,于是出声提醒道。

那男童轻皱着眉头,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

“吉安,你是否认可方才那小童的话?”

促榆木制的车厢,外表漆上锈红色,车顶木板覆着上好的防水布,四角各挂一盏写有“盛”字的灯笼。只要是长居沛都的人,定能一眼就认出这是长乐街盛府的马车。

一面的车帘子忽的掀开,一位年岁不大的郎君靠窗而坐。

“公子,在小的看来,那小童为贪图小钱,选择撒谎骗人,非正直之人。”吉安深知自家小公子向来端方守礼,最看不惯撒谎之人,便揣测着公子的意思将自己的看法一一说出。

对小厮的话不置可否,直到窗外那一主一仆消失在巷子口,小郎君才放下帘子。

见小公子的脸上神色自若,并无任何评价自己的意思,吉安一时也拿不准自己方才的回答是否合小公子心意。这次陪同小公子出门,是他花了银子和同屋的六两换来的,他可不想错过在小公子面前留下好印象的机会。

既然摸不清公子的想法,那他便多问一句:“小的愚钝,不知公子有何看法?”

那小郎君把玩着手里的玉佩,徐徐说道:“你的想法并无不妥,只是先生曾教过我不知全貌不可轻易评价一个人,看那二人衣着朴素,或许是,”不知为何,他回想起小童率性不拘的语气,心中丝毫生不出苛责,“……为生计所迫吧。”

“原是公子你宅心仁厚,是小的考虑不周了。”原来小公子是如此想法,吉安顺势夸赞小公子几句,并向他提起了回府之事。

卖货郎蹲在摊子前,向买簪花的年轻姑娘仔细介绍着自己的货物;不远处的早食店,老板揭开笼屉盖子,水汽和食物的香味翻涌而出;站在路旁的孩童,正拿着新得的玩具,和小伙伴嬉笑玩闹……放下的帘子把街上的烟火气挡在外面,小郎君吩咐车夫上路。

*

沛都的丝绸布料不仅颜色鲜亮,种类繁多,而且织绣工艺精湛。在西市,有一条以丝绸生意著称的锦绣街,是沛都的夫人小姐常去之地。

司晏观察几家铺子的人流情况,选了一家挂出绣品的铺子。

木昭昭的刺绣手艺是和村里的陈婶子学的,王老四是个不着家的混蛋,木昭昭自然什么都要靠自己,因此她学得认真,年复一年,绣法日益精进。

或许是遇上年关,那老板娘看见柳昭绣的花样针脚细密,配色独特,倒没怎么压价,痛快地结了账。

方才司晏说买些吃食自然不是假的。这几日正是热闹的时候,街边的各种小贩都格外积极。

这是司晏穿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节,她拉着木昭昭走街串巷,把小吃街逛了个遍。

木昭昭起初还有些放不开,但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司晏的劝说和眼花缭乱的美食面前,也跟着放肆起来。

待她们决定去买年货的时候,手里已经塞满了吃的,什么糖炒栗子,冰糖葫芦,桂花酥饼,年画糖人儿……

当然,司晏买的时候自然没有忘记文离的份儿,别看文离平日里冷冰冰的,却对甜味的食物情有独钟。

菜市街也是相当热闹。

翠绿新鲜的时令蔬菜,鲜亮散发香气的各类水果,缸里活蹦乱跳的鱼虾,绑在一起嘎嘎乱叫的鸭子,以及头冠火红的大公鸡。

木昭昭拎着菜,司晏抱着零食,又去买了春联,爆竹这类的必须品。

街上吵吵嚷嚷的,司晏却丝毫不觉得聒噪,她瞥了一眼同样眼带笑意的木昭昭,心里平静而愉快。

“姐姐,买束花吧,早上摘的腊梅,可香了。”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拉住木昭昭的衣角,两只圆圆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