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2 / 3)

一双泪眼肿得跟核桃一样。联想到府内的动静,他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三堂弟不爱读书也就罢了,可连事情对错都辨别不了,日后如何成为一家之主。

“啪”的一声。

虞书樘捂着红肿了半边的脸,不可置信地盯着虞书淮。虞南枝则泪眼涟涟地拉住虞书淮的手:“三弟还小,什么都不懂,都是我的错,才叫他误会了,二哥饶过他吧。”

虞书淮神情冷淡,他平日习武锻炼身体,拎起小堂弟毫不费劲,“平日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连友悌的道理都不懂。”

转身对虞南枝说:“二妹妹,我来教训他,你早些休息,我明天再让他给你恭恭敬敬地道歉。”

见虞书樘被带走,虞南枝顾不上擦干眼泪,倒在软榻上笑得前仰后合:“寒莹,你看到没有?这就叫不长记性。”

寒莹也笑出了眼泪,心里却疑惑自家娘子究竟有什么法子,每次都能知道二公子在哪,让她去找人。

笑过后,虞南枝换上一身黑色劲装,低头系紧护腕,吩咐寒莹道:“去将我的稿纸拿来。”

寒莹翻出来递给她,探着头瞄了两眼:“娘子是写了东西打算送去竹滟书阁吗?”

虞南枝颔首,弯着唇角笑:“红梅宴过后,怎么能没有南枝鹊的消息呢?”

她戴好幕篱,嘱咐寒莹守好门户,推开窗一跃而出,很快就消失在了风雪中。

夜深人静,皓月当空。

布政坊镇国公府的墙头突然出现了一个黑色的人影。

她一身黑衣裹身,趴在稀疏的树冠后,浑身戒备,隔着幕篱一双看不清的眼睛正朝外探看寻找着什么。

【巡街的武侯马上就来了。】枯瘦的树枝随风颤动,虞南枝听见它在自己耳边喃喃低语。

橙红的火光映在白墙上,晃得人睁不开眼,不远处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她忙俯下身子,只见十几个短褐铁甲的武侯手持刀剑火把,陆续步入墙外的窄巷。

长安实行宵禁制度,黄昏后里坊外不许人随意走动,她若是被武侯抓住,就只能让镇国公府去京兆府领人了。虞南枝见武侯突然停下,以为自己漏了行踪,绷紧了身子,连呼吸都几不可闻,谁知紧张了半晌,只听到咣的一声锣响,她凝神望去,武侯已调头走进了另一条巷子。

她长舒了口气,脚掌在墙壁上一点,身子轻轻一纵,嗖地掠出两三丈远,很快钻进了另一个里坊。

醴泉坊竹滟书阁内,一道颀长的人影坐在窗边,垂首点汤调膏击拂。

她身着碧色云纹襦裙,体态微丰,面容娇艳可亲,正是竹滟书阁的老板娘刘茹燕。

她分了两盏茶,抬头望月却发现阁楼上有黑影一闪而过。

那分明是个人!

只见她行动敏捷,几下翻飞便掠进了阁楼之中。

黑衣人熟练地翻窗,径直坐到了她对面,揭开头上的幕篱。

瞧见那张熟悉的面容,刘茹燕笑吟吟的:“我还以为你不会来了,河阳长公主府热闹吗?”

虞南枝颔首,端起桌案上的茶盏饮了几口,干涸的喉咙终于湿润了些。

“长安里有名有姓、没名没姓的大小官员几乎都去了。对了,”她的嗓音带着几分激动,“我同你说,我点评的秋月宴才女才子,今天有第三对……成了。”

刘茹燕自小和虞南枝一道长大,自然为好姐妹高兴,伸手刮了刮虞南枝的鼻头,道:“你这匿名红娘当得可真不错。”

虞南枝白净的脸蛋稍红,端起茶盏和刘茹燕碰了下,“这也得多谢你的竹滟书阁,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忽然,刘茹燕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那你什么时候给自己牵根红线?”

一听到刘茹燕提起她的婚事,虞南枝就耷拉着脑袋,跟打霜的茄子似的,抱着茶盏一言不发。

刘茹燕知晓她的脾性,装作这副模样只是不想听人继续念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