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荀彧点点头,他也是第一次收徒,在“严师出高徒”和“鼓励式教育”之间纠结半晌,决定还是“因材施教”好了,“除了草席,其他都拿回去。明日再来,记得带十块肉脯。”
他很是怀疑谈道笙是否知晓十块肉脯的意思,想了想,很快补充道:“这是束脩礼。”
“哦,哦,”谈道笙点点头,小心翼翼发问:“什么是束脩礼?”
“……”
他觉得自己的教师生涯大概,应该,可能会进行得不太顺利。
不管怎样,既已应了黄琬的嘱托,就是捏着鼻子也得把这个学生给教好。
荀老师保持良好微笑,宣布“一对一精品扫盲小课堂”今日正式开课啦。
首先,他要知道小谈同学具体情况如何,是认识而不会写呢,还是不认识也不会写呢?是勉强能写几个字呢,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呢?
小谈同学战战兢兢地从老师手中接过竹简,磕磕巴巴念道:“文王将田,史……布卜……田……”
好了,够了,他懂了。
荀老师叹一口气,小谈同学立马噤声屏息,悄摸摸偷看他一眼,扭捏又小声,“先生,我实是看不懂……”
“无碍,”荀老师温声宽慰她,“能认识七个字已经很好了。”
……东汉人民应该不会阴阳怪气吧?不会吧不会吧?
荀彧才不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在想些什么,经过方才的测验,他干脆利落地将谈道笙划分到“不认识也不会写需要老师手把手从头教起”的幼儿园小班文化水平。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她真的真的一个字都不会写吗?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吗?
谈道笙觉得,这真的真的是个很侮辱人的问题,她很想说她不仅会用简体中文写自己的名字,而且还会用English书写。
English!懂吗?
可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现在官方认定语言是繁体中文呢?
谈道笙低眉顺眼,“真的真的不会。”
荀老师露出个了然的表情——就是那种“呵呵,我就知道,真是一点儿也不意外呢”的、很伤人心的、嘲讽力max的表情。
那么,今天就从“如何写好‘谈道笙’三个字”开始吧!
当东方天际露出一丝曙光时,谈道笙如往常一般起床、穿衣、洗漱、做晨练、吃朝食,哦,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朗读荀老师布置的作业,声音必须要响亮,清晰,透彻,必须如利箭般穿破空气,送进早早就过来办公的荀老师的耳中。
如果荀老师没有听到或者没有听清,那不好意思,还请小谈同学自觉主动将作业誊抄三遍呢。
等官府里的小吏们陆陆续续打卡上班时,小谈同学刚好结束晨读任务,她将双手拢在嘴边大喊,“师父——我念完啦——可以去军营了吗?”
荀彧是不会像山歌对唱那样大喊回话的,所以在喊完后她得再走到荀老师的办公室当面告退,所以他就不是很懂小谈同学的脑回路,但这并不妨碍小谈同学每天都这样来一嗓,乐此不疲,且雷打不动。
小谈同学只有在荀老师面前才是唯唯诺诺任劳任怨的小谈同学,等她走到军营里,谈道笙立马翻身农奴把歌唱,立马化身成为严厉的谈教官。
上次黄琬前脚离开军营,后脚她就被提拔成统领百人的小军官,算是彻底坐实关系户的名头了。
因此将军就当做自己手下没有这一百个人,随便她怎么操练,用什么方法都行。
一百名士兵有胖有瘦,有高有低,有谯县本地的,也有豫州其他郡县的,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刚招进来的新兵蛋子,谈道笙花了几天时间为他们登记造册,分配兵种,安排营帐,并且专门拨出一天假期令他们熟悉自己的同伍兄弟,现在,终于可以开始进行魔鬼训练了。
她站在百人方阵最前面,扯着嗓门大声说道:“自今日起,你们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