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川发迹前曾在洪川县的府衙里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吏,那个时候宗族长老们并未予以他厚望,所以也不曾照顾过他什么。后来他获陛下赏识,成了国公爷,也曾提拔过洪川县的官吏,还有心交好出身洪川县的京官,但最终却没成什么气候,远比不上卓家、郗家之流。
但是,他却在出资养着那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上出了莫大的力,原只是为了得一个好名声,现在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他这个身份,要想纳个妾,其实也纳得,只是李氏是与他共苦多年一路走过来的,她若是不点头,即便他将絮微迎进了府,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闻舒与卫怀舟今日当了回和事佬,先将国公爷劝回了房,又叫周妈妈将絮微带了回去,最后还细细宽慰了李氏好半天,见他们几个人终于勉强平息下来,他们俩才回了清和苑。
小夫妻劳累了一天,回了清和苑也实在没有拌嘴吵架的力气了,卫怀舟总算是没再追问闻舒对于赐宅子一事开心与否了,二人草草梳洗一番,便睡下了。
他们本以为请了族老来了断,便可以将纳妾一事较为妥善的解决,却不想有人不过等了短短两天,便改了主意。
国公爷这么一闹,周妈妈算是没法在李氏身边长久地待下去了,但是李氏又缺一个信得过且能帮她出谋划策的人,从前这个位置是周妈妈的,作为她从娘家带过来的人,还算是一心一意为她,但是依如今的形式看,也是个吃里扒外的。
她思来想去一合计,便想到了那日向她透露国公爷与絮微之事的刘妈妈。
刘妈妈素来管着小厨房的事,明面上是对后院里这些明争暗斗的事情不在行,但是那日“无意间”向李氏泄露了天机,用四两拨千斤,差点挑起了轩然大波,足可见是个人物。
李氏经了这么一遭,明白了什么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跟了自己这么久的人尚且有二心,别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也不再想着找个“一心为主”的,只想着找一个足智多谋的就行。
于是,两日后,刘妈妈进了西苑。
国公府近日来冷清得很,上上下下都知道老爷要纳妾的事情,偏李氏又是个要强的,若是谁触了她的霉头,少不得要遭一顿打骂,丫鬟婆子们便躲着她走,是以西苑这边人声寥落,一派残秋景象。
刘妈妈来的时候,李氏才歇了午觉起来,正值午后。
“见过老夫人。”刘妈妈换了一身洁净的衣服,整个人显出一种被世事锤炼后的利落劲儿,立在屋里恭恭敬敬地道。
李氏坐在黄花梨木椅子上,面容有些憔悴,不似往日精明,却也因此免了许多迂回,她开门见山道:“你是府里的老人了,近日的事情你应该也听说了,周妈妈是我带过来的人,却不想做出这种事情来,真真是令我心寒。”
刘妈妈皮笑肉不笑,道:“老夫人真是菩萨一般的心肠,若是奴婢手下的人做出这等吃里扒外的事情,奴婢是万万不会轻易放过的。”
“是吗?”李氏捏一串佛珠在手中缓慢地转动,不动声色地瞧着她,“那若是你遇上这种事情,你该如何?”
刘妈妈闻言一笑,凑近了些,“那就要看老夫人是想怎么折磨他们了?”
李氏的手略有所顿,面上却没什么变化,只抬眸瞧了她一眼,心道:这果然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这样的人虽难以彻底为我所用,但到底还是可以利用一二。
“你说说看。”
刘妈妈在国公府待了这么些年,对于他们这些人的心思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她知道李氏虽然出身不高,但国公爷却是万万动不得她的,一是这位老夫人伴他已久又精明能干,在许多地方国公爷都离不了她,二是李氏和卓皇后有旧,这尊大佛更是得罪不得。两相比较,刘妈妈自然明白该站在哪一边。
只是,虽然李氏在国公府根基稳固,但她子嗣单薄,到底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