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城楼(3 / 7)

铁血残明 柯山梦 4569 字 2023-08-21

,流寇掠无所得,自当知难而退……”庞雨知道史可法又要说他那一套结寨保平安的大论,他在桐城时已经多次说过,希望桐城的乡镇都自建堡寨。

    从地方官的角度,也许有一定道理,但作为管辖一个大地区的军事首长,光靠修寨子是无法获得胜利的。

    以庞雨的猜测,杨卓然很可能从府城打听到了些消息,才能一开口就切中史可法的心意。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杨卓然确实想修城,毕竟他刚刚上任,在任的几年之间难保不遭遇流寇入侵。

    看太湖的情况,有道土墙还好,能减少不少土石方的工作量,宿松和潜山这样的,连土城都没有,靠人力平地起城,不但要大量的钱粮支持,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就算是太湖,夯土包砖也是巨大的工作量,绝非短期可以完工,在流寇随时可能出现的时候,指望修筑城墙是缘木求鱼,同时庞雨也不觉得现在太湖的经济能支撑这样的工程。

    庞雨不想再重复心中之城那套东西,并不参与两个文官的对话。

    只听那杨卓然继续对史可法道,“大人所言极是,太湖北面大山莽莽,群寇出入其间,下官到任之后,以备寇为第一要事,复耕种、哺饿殍、部探马、练民勇、振民心,可谓千头万绪筚路蓝缕,但首要便是筹备筑城。

    年初流寇瞬忽而至,太湖因无城而立溃。

    前几日流寇自英山而出,全县再次人心惶惶,下官以为当以攻为守,决然领民勇夜袭贼寇,令群贼丧胆逃遁,但下官与大人说实话,只是虚张声势出奇制胜,可一而可再否?

    兵法云当有正有奇,若要稳固太湖根本,还是要筑城,幸而皇恩浩荡,免去太湖七年、八年逋赋,尚得些余力为筑城所需,只要筑城事毕,不但稳固太湖,更可阻英山之寇进犯安庆,能助道台大人微薄之力,下官方觉略尽下属之责。”

    庞雨和潘可大对看了一眼,马上又把目光移开,杨卓然几句话把自己功劳说得十分全面,树立了一个尽责果决的形象,中间谢了皇恩,顺带着继续赞同史可法的战略,下属的姿态更是十足,如此会说话,史可法不喜欢才怪了。

    果然史可法满脸赞叹的表情,“得又先镇守太湖,太湖百姓幸甚。”

    杨卓然此时却十分谦虚,“不敢当大人谬赞,在下以前常在想,皓首穷经二十余载,便为一顶乌纱否?

    下官往昔浑噩,但至太湖之日,闻听前任知县金大人,知流寇至而尤坐大堂,手无刀剑仍以石击贼,死事之惨烈震人心魄。

    下官至此方知,科举非为做官,而是练就有用之身,上报皇恩下护黎民,下官自启蒙便背诵张载所言之‘横渠四为’,往日得了形,到今日才是真懂了,如此而已。”

    史可法的眼中有些泪光闪动,“好,好,金应元一番身前事,化为今日又先一番肺腑言,这才是‘横渠四为’的精髓,才是科举的深意。

    本官可断言,太湖一旦筑城毕,当成我安庆西北强固藩篱,任那千军万马,也奈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