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城聚拢了这么多读书人的时候,《安江文集》依没有足够多的优秀文章可以刊登。 可现在,竟有一个跟他们一样,还没有考中秀的人,他的文章刊登在了《安江文集》上! 这买了书的人得知此事非常吃惊,同时一传十十传百…… “你听说了吗?这个月的《安江文集》上,有童生写的文章!” “我听说了,正打算去借书来。” “这黎子霄也太厉害了吧?都没考上秀,文章竟就上了《安江文集》。” “有人没考上秀考不上,有人没考上秀没去考……这黎子霄肯定后者!” “应该他家里人或者他想要一鸣惊人,而前年没参加科举,今年参加。” “听说他已经拿了两个案首,这次院试,他估计又案首!” “那他就小三元了!” …… 有人讨论黎青执,自也有人讨论黎青执的文章。 “《安江文集》里,黎子霄的文章我已经过了,字字珠玑,写得非常好。” “那文章……我自愧弗如。” “我把文章拿回去给我的老师了,我老师说他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我的老师个举人!” …… 最后,这人少不得就开始打听黎青执:“这黎子霄来省城了吗?” “他师承何人?” “我想去拜访一下这黎子霄…… …… 《安江文集》出来一,府城就已经有无数人在讨论黎青执了。 毕竟还没考上进士,文章就能刊登在《安江文集》上的人,实在太少了! 黎青执还没有来省城,他就已经在省城扬名。 杜永宁到这情况,气到不。 他知道,他的文章就这个黎青执的文章挤下来的! 如果黎青执个颇有名气的读书人,杜永宁估计会自认倒霉,并不会多难受。 但黎青执跟他一样,个还没有考上秀的童生! 而且现在的情况……黎青执估计想走跟他一样的路子——在院试前扬名,努成为院试案首,后得个小三元。 他想走的路子别人走了……杜永宁能不生气? 他都不想去黎青执的文章! 但真的不又不……杜永宁捏着鼻子,把黎青执的文章了一遍。 这文章真的很好,但有点过于老道了,这真的个童生写的? 要知道,他那篇比不上这文章的策论,都在别人指点下写出来的! 这黎青执肯定找了非常厉害的人指点他! 杜永宁心里酸溜溜的时候,张巡抚收到了安江书院给他送来的《安江文集》。 安江书院会卖书,也会送出去一书,这省城的官员,就都能收到安江书院的赠书。 张巡抚到这书,就想到了他帮黎青执送文章的事情,当即翻开。 他到了黎青执的文章! 没想到这么快就上了……这对黎青执来说,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