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问崇文书院的情况来。 黎青执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苟同知又道:“子霄,我打算后日去府城上任,你要不要跟我一走?” 黎青执想了想拒绝了,金小树反正要去府城送货,还让金小树送他比较好。 而且跟着苟同知走,大概率出发很晚,跟着金小树走就不一样了,按照现代时间算的话,金小树四五点就出发,一路最快的速度划船,八点多就能到府城! 不送他的话,金小树会马上就往回划,后中午十一点多,就能回到崇城县了,正好赶上金叶绣坊吃午饭,还能给锦娘做个凉拌菜。 当,要送他的话,金小树回来就没那么快了,他会在早上的时候,就把菜做好。 黎青执拒绝了和苟同知一去府城,但第二的时候,他去找了苟同知,跟苟同知说话。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要就苟同知问他要怎么能把禾兴府管理得更好。 这一个月,黎青执跟张巡抚通过次信,对官场上的事情,也就多了解了一,正好可以给苟同知一建议。 黎青执跟苟县令聊的时候,省城,新一期的《安江文集》已经出了。 七月依挺热的,但炎热并不能阻拦省城的读书人购买《安江文集》的热情。 临近院试,聚集在省城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人平日里不一定能买到到《安江文集》,现在来了省城,那肯定要买上一本! 此,一大早,安江书院名下的书坊还没开门,就已经有人在排队了,等门一开,这人立刻拿着手上的银子或者铜钱买书:“我要四本《安江文集》!” “我要五本。” “我要十本!” …… 这来买书的,很多都需要帮别人带,买的也就特别多。 排队排在后面的人都担心来了:“你们别买那么多!你们买完了,我们买不到怎么办?” 幸好,书坊掌柜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诸位放心,这个月的《安江文集》多印了一,大家都能买到!” 每次院试前后,《安江文集》都卖得特别好,书院那边有经验,也就会多印一书。 说话间,已经有人买到《安江文集》了,他来到外面,迫不及待地翻开来…… 《安江文集》刊登的,都名人的文章,这次也不例外,这人随便翻了翻,就到好个名字。 但他也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禾兴府黎子霄?这谁? 一个禾兴府来的学子也已经翻开书,同样到了这个名字:“黎子霄?该不会我知道的那个黎子霄吧?” 有人问他:“你知道黎子霄,他谁?” “今年府试,禾兴府的案首姓黎,字子霄。” “什么?案首?一个还没考上秀的人,他的文章竟能上《安江文集》?” “真的假的?这黎子霄还没考上秀?” “我来他的文章!” “这文章来不错……” …… 最近省城聚拢的读书人,真的很多。 老的少的,有一大群人赶来府城参加院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这人,敢给安江书院送文章的人没个。 他们知道自己的水平,知道《安江文集》肯定不会刊登他们的文章。 也为这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