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这样了,再占又有何用。况且你父亲常说人定胜天。”
他们两人走出屋子,与门外崔旖二人会合。
几人其实都没什么底气,包括段烟雨。她之前只是纸上谈兵,而张真人却告诉她,此战变数颇多,六爻之中动了五爻。
不过,段烟雨也不在意,她记得他们师徒三人曾经立下誓言,此次下山就算是死也要守护住一方河山,不令大粱落入预言中百年后的结局。
*
夜色如墨,浓云遮月,天幕也不见一点星子亮。
永安城外黑压压一片,卫国在这期间加增不少人手,将永安城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忽而城外燃起火光。
守夜的卫国士兵巡逻时,忽而发现身边燃起火,忙叫醒其他士兵,让他们一起灭火。
谁知刚扑灭一簇火焰,周围又烧起一簇,火越扑越多,远处有鸟铳释放的声音,接连不断。四面八方还有喊打喊杀声,浩浩荡荡,楚歌四面。
这些声音的来源并不像是来自城内,而是在城外。
卫国士兵拿着卫国话,相互讨论。
“似乎是盛天青回来了?”
卫国士兵纷纷开始害怕,毕竟他们也摸不准对面有多少人,听上去只觉得十面皆是埋伏。
“卫国宵小,还不快缴械投降。”盛天青从人群中走出来,他全身铠甲,手握着鸟铳,旁边是高过脸面的长盾牌。
一些士兵开始放下手中兵器,决意归顺,但卫国将领仍不肯放弃,喝道:“盛天青这是虚张声势,问过他们永安城内的官员,盛天青只带了一百五十人。”
“不可能啊。盛天青手下仅有一百五十人。这声音听着也有几万人。”
不少士兵对这说法将信将疑,但由于将领的命令,他们只得硬着头皮前进,军心却也已经涣散,不复先前的士气。
盛家军则是摆出阵法,每三人为一组,每三组为一个部,每组的三位士兵站成三角形,分别负责左中右三部分,且每个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支援和掩护。
在盾牌兵的掩护下,进攻兵用狼筅和鸟铳,很快就把进攻的敌人打得跪地求饶,而盛家军之中无人身亡,仅有五人受了点皮肉伤。
适时,城门打开,盛鸿渐等人也骑马带队走出城门,走在最前排的皆是头戴青色布巾的盛家军。
段烟雨带领这群人密集排开,向城外行军。
卫国将领见势不妙,永安城内盛家军的内乱已经平息不说,城外还多了不少援军,他赶紧趁乱溜走。其他士兵也因为害怕被狼筅戳得满身窟窿,赶紧放下兵器,举杆投降。
一般而言穷寇莫追,可盛天青行军布阵方式向来独特,他偏要追上那将领。
不远处却有火光逼近,盛天青忽而生出疑惑,此时谨慎不已,再仔细一看,不远处有群人骑马而来,皆是卫国的打扮。
为首之人提着一根粗麻绳,麻绳的另一端捆住方才逃跑的士兵。
这时候盛天青旁边的盾牌一动,挡在他前面。
“那人是卫国国君之兄,汪寅。”连长晋手持盾牌,对盛天青说道。
“他们怎么会来这里?”负责援助的齐献发问,连长晋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盛天青朝远处望一眼,推测:“感觉似友非敌,且静观其变。”
马队慢慢行到盛天青附近,他们放下兵器,汪寅更是亲自下马,走到盛天青的附近。
盛天青也确定了汪寅并非是有歹意,不然不会只身走入盛家军的包围之中。
他问明汪寅的来意,却听汪寅说道:“我是来投奔大粱的。”
盛天青听到此话,面色极为凝重,他看了一眼连长晋,静静观察他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