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2 / 4)

监丞高上一级,对谢卿来说,这不是挺好的事吗”

然而她不说这话还好,她这么说了之后,那位谢大人嗖地一下子摘下了头上的御用罗帕,双手往明帝跟前一递:“微臣的谏言发自肺腑,其意在匡助陛下成为万世明主。陛下以升迁来待微臣,这是把微臣当做利禄之徒了。陛下小看了微臣不要紧,陛下若是因此误认为朝堂中人人都是利禄之徒,皆可用利禄驱诱之,那陛下别说要做万世明主,便是保住眼前的江山,只怕也很困难。”

这位谢大人说到这里,向着明帝深深一躬:“陛下,微臣万万不能奉诏。”

明帝为难地转了转舌头,决定换个说法,她把染了血丝的罗帕从这位谢大人手上接了过来,而后以迅雷不及反对之势,把罗帕在空中抖开,给这位谢大人包在头上,包好之后,方才用和缓的声音道:“谢卿啊,朕让谢卿出任刑部员外郎是有缘故的,天下一统,地方刑狱比前多了何止三倍,眼下刑部的得力官员只有关卿与任卿,关卿是男子,倘或不拘哪一日有了喜讯,任卿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朕琢磨了许久,想要再派个得力的人去刑部协助,一直都没都找到合适的人,谢卿如此正直公允,正堪去刑部担当重任。”

这位谢大人听到这里,神色就有些松动,明帝见状加重了语气道:“朕真心要借重谢卿,谢卿切莫推辞。”

读书人都爱勇挑重担,明帝刚一表达出此事极其重要正需汝来负责的意思,这位谢大人立刻平和了语气,一脸诚恳地道:“陛下这么说,微臣同意便是,微臣从未做过刑部的差事,也需要一段日子学习我朝的律法,半个月正是不长不短,只是国子监丞一职关系众多学生,还请陛下及时补人,莫耽搁了学生的学业。”

明帝笑眯了眼:“朕知道了,这事朕明天就交由柳相安排。”

这位谢大人听明帝如此说,便从袖子中掏了一块深紫色的厚绸帕子出来,三两下绑在了头上,正把方才用来包扎伤口的御用罗帕遮盖住,而后向着明帝躬身施礼:“陛下没别的话,微臣就告退了,只是临走之前,微臣还是请求陛下爱惜圣誉,莫纳沈家二公子入宫。”

明帝哭笑不得:“朕不会纳沈公子的,他今个儿是来给慧卿庆祝生辰的。”

这位谢大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眼,淡淡地道:“陛下这么说,微臣便如此信。”

这意思是仍旧不肯信她喽?明帝呲了口气,微有些不悦地道:“沈二公子为妻守节,气高志洁,朕怎么会动纳他入宫的心思呢?谢卿你莫要看见天有行云就想到饿殍遍野。”她说到这里,忽地心头一动,好奇地问道:“谢卿啊,你怎么认出来那是沈二公子的车的?”

虽然宫门口站着沈府的家人,但沈家人口众多,一般人都会想着来人是沈府的哪位正君,不会率先猜测是未嫁守寡的沈二公子。

这位谢大人瞬间神色凝重,眉头都皱成了草书的川字,嘴巴张开了一下立马又合上了。

明帝越发好奇,用很有些兴奋的语气追问道:“谢卿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没事的,谢卿有话只管说,朕这个人啊,没别的好处,替人保密是一贯做得到的。”

她一边说一边暗暗地想,这位谢大人莫非是看上了沈二?果然如此,她倒不介意做一回冰人,不过这个谢大人看样子有个三十几岁了,家里应该也有夫郎女儿了,沈二不一定愿意啊。年轻男儿愿意给年长的女子做侧室,大都是家境上不如人,沈家可是东南巨富。

她正琢磨着,就这位谢大人往后退了一步,向她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认得沈二公子的车辆,是因为微臣的表妹心仪沈二公子,她曾经见过沈二公子一回,这一见就念念难忘,每天都要画一幅沈二公子的画像,画得最多的是沈二公子乘车出游图。微臣时常看这些画,对画上车辆的水流徽记记忆深刻,今日一看车辆实物就认出来了。”

明帝听得半信半疑:“谢卿的表妹多大年纪,叫什么名字,如今官拜何职?”

她从来没听沈知柔说起过沈二有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