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又琢磨,理清了顾琼痛苦失态的原因,决定给长乐聘请个合适的师傅。既然顾琼眼下最担心的事是长乐一无所长将来被妻家嫌弃,那么她作为顾琼的妻主,就得把长乐的教育问题给解决了,解决不了问题,只是空头安慰,是难以让顾琼真正舒心的。
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柳江二人都没有接这个差事,柳笙反对的理由是皇女六岁就傅,这是祖宗朝定的规矩,大公主就是六岁才有师傅教授的,其他皇女岂可超越大公主?而且这德高谨重的人也不好挑,年纪太轻的出入宫禁,怕有别的事,年纪太大的,怕体力衰迟,教导不好皇女。
江澄反对的理由是自古外男不入宫,便是年四十岁以上的男子,在世俗人的心目中也有名节关碍,再说四十岁以上又能够教导皇子的男子,多半也在家中做了岳父,甚至有些已经做了祖父,想要找一个能够抛下所有的家事来宫里教导皇子的也不容易。
明帝没有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居然如此麻烦,可是她向来对柳笙很是客气,这两日又觉得亏待了江澄,不想冲他发话,只好自己皱着眉头思索此事应该怎么办。
江澄最看不得她皱眉不乐的模样,当下飞速思量,乍然间灵光一闪,赔笑着对明帝道:“去外面寻觅个既懂诗书字画又懂琴棋歌赋的男子不容易,可是在宫里这样的人才可是大把呢。”
“哪里大把?澜儿要教辰儿和乐安,小语要教永和和弘文。”冷清全虽然琴弹得好,但是诗书上是不大懂的,又且要忙宫中琐事,连二公主萧向辰都没多少时间管,又哪来的工夫教长乐?沈知柔画技一流,诗书上也勉强算通,但身子弱,教一个永乐都有些吃力了。
江澄继续赔笑:“皇后和文卿各有事情要忙,当然不行,可是太君卿们没什么事啊。不说别人,柳恭太君的诗书琴棋据臣所知,都是很过得去的,陛下把长乐教给他教导,不比另外请师傅强?”
明帝一听豁然开朗,她脑子转得极快,立刻就想到了这么做的种种好处,当下拍板道:“柳叔叔的才学技艺在同辈男子中那是首屈一指的,长乐有柳叔叔教导,当真是再妥当不过。也不必再给向辰和景辰找师傅了,让他们兄妹三个结伴,每天用过了早膳去,晚上回各自父君殿里。”
柳笙听了,便向着她躬身施礼:“臣替舅舅谢陛下。”
明帝微笑着受了,她同意江澄的提议,固然有如此安排最为便宜的缘故,想让柳恭太君有孙辈承欢膝下也是她的考虑之一。柳笙为了这个感谢她,她受之无愧。
当然,除了这两层考虑之外,她还有第三层考虑,这第三层考虑却是没必要告诉这两位丞相,她得空了讲给顾琼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