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走,准备上火把,别是有狼下山了。” 两人立马紧张的举着枪东张西望。 陈凌静静地听了一下,苞米地果然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是从南边传过来的。 并且速度非常快。 他们三个人还没走回草棚子,苞米地的动静就近在眼前。只是眨眼工夫,就在西南方向的田埂上看到五六个黑影。 “不是狼,是野猪。” 三人松了口气的同时,纷纷举起手里的猎枪,朝天放了两枪,口中也是一阵大声呼喝。 轰然的枪响,打破了寂静的夜,随后就看到这支小型野猪群快速跑远,消失在视线之中,只能听到一阵惊恐的哼哼声传来。 山里对付野猪以惊扰赶跑为主,尤其碰到野猪群,不会轻易激怒它们。 野猪皮糙肉厚,成群结队的时候,基本没啥天敌,一贯横行霸道。 尤其这些家伙还老喜欢在树木山石上蹭痒痒,比如松树油子之类的,蹭到身上,就像是披了层铠甲似的,身上要是没点力气,就算拿了刀,也根本砍不破它的皮。 野猪凶猛,主要是头重脚轻,前粗后细,肌肉力量集中在前半身。 说占整个身体的百分之七十完全不夸张,皮糙肉厚的,发起狂来就跟小坦克似的,有体型较大的成年野猪发疯,碗口粗的树也能撞倒,人哪能抵挡? 有些地方还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这倒不是说野猪战斗力比老虎和熊还要强,而是说野猪对人、对庄稼作物的祸害劲儿更大。 尤其秋季,农历八九月前后。 这个时节玉米基本就长成了,含糖量高的嫩玉米是猴子和野猪的最爱。 猴子有多机灵就不多说了,野猪的鼻子也非常好使,和狗鼻子比不差分毫。几里地外就能嗅到玉米的甜味儿,趁着夜色就会下山来祸害。 野猪是一公配多母,一旦出动,往往就是携家带口的一大家子十多头,再加上它们不像猴子那样,偷偷掰两根玉米就溜走了,而是会像犁地一样在地里拱过去,长嘴就像是个大铲子,一晚上能将一亩地连吃带祸害的,糟蹋个干净。 所以秋收前,就算不防狼,野猪也要防的。 对山里的人家来说,这算很平常的事。 夏天收了麦,在打麦场守夜是防偷粮贼,秋收前则叫看青,是为了防野猪等山上的野物祸害庄稼,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大伙儿早就习惯了。 不过防野猪却不必像防狼一样大动干戈。 有时候猎枪都不需带。 主要是惊扰为主。 一般情况下,只需点了火把,拿着钢叉,大声呼喝几句,便可将它们惊走。 野猪的胆子不大,主动攻击性不强,受到惊扰后会主动离去。 当然…… 也有例外的时候。 当野猪受到伤害,或者有小猪崽儿的时候,就要打起精神,万分注意了。 如若不然,激怒了它多半没好果子吃的。 被激怒的野猪狂暴起来,见到什么就会攻击什么,野狼见了都得绕道走,根本不敢招惹。 人就更别提了。 “没啥事了,往回走吧,前半夜里狼一般不来。” 陈凌说了句,抚摸了两下微微发烫的枪管,带头往打麦场走。 狼性狡诈,喜欢趁人后半夜睡熟了才偷偷进村。 要是让它们摸熟了情况,有的时候还能躲开狗,不知不觉的就把牲口抓走了。 虽说如此,但也有例外,不得不防。 于是三人就在打麦场外,架起火堆烤上鱼,就着猪头肉一边闲谈一边喝着小酒,没一会儿陈宝梁也凑了过来,这人除了有点爱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