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冤再遇(2 / 4)

。”

有了这第一单,第二单就变得好办许多,苏青和苏远道分工明确,她为了让苏远道尽量少出力,只让他负责锻造和淬火最后两步,想着等到银钱再富裕些,请个壮年专门出力的也不是不可。

村民发现苏青制作的耒确实好用,对比以前的器具省时又省力,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苏青的生意就好了起来。

许多村民闻声赶到铸造厂,想要购买他们生产的器具,苏青按照顺序一个个登记,又大概盘算了下时间,收了一些定金,开始和父亲一起生产。

她和阿爹两人经常连夜赶工,也开始赚了一些银钱。

生产耒的同时,苏青还在根据记忆和当地的使用情况,调试其他产品,比如锄头、镰刀和锛。

器具售价便宜,且实用性强,很大程度地帮助了百姓在干农活时节省体力。

苏青的冶金工艺迅速传播开来,产品大受百姓欢迎,她决定趁机会改头换面,将原来父亲的铸造厂改名,改成了苏氏冶金坊。

冶金坊开设多条生产线,不仅有农活器具,更有可供百姓生活使用的器皿。

冶金坊开业,苏青善用营销策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可以让前来购买的顾客又节省一笔钱财。

一时间,生意爆火,基本上垄断了当地所有的冶金工艺品销售。

苏氏冶金坊的名头就此打开,她还扩大了生产线,又招了两名壮汉作为劳工。

苏青做生意为人耿直,提倡薄利多销,虽然表面上冶金坊还是苏青父亲做主,实际上确实苏青暗地里把控,不管是生产线还是销售线,苏青都亲力亲为。

工厂铸造出来的铁器便宜耐用,风头一时无两,甚至传到了其他地方,苏青的生意做大做强。

苏青靠着冶金系统一路顺风顺水,已经逐渐成了当地知名人物,手中钱财也越来越多。

她用赚来的银钱将曾经七弯巷的宅子又买了回来,一家人搬了进去,又给父母添置了几名下人,生活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本以为可以一路顺风顺水,完成系统任务后马上回到现代,可是没想到,苏青却被有心之人盯上了。

冶金坊的生意蒸蒸日上,这天却来了个不速之客,这人不是别人,而是当地县令之子,稽延,他不学无术,本来只是贪图苏家生意,谁料到去苏氏冶金坊踩点时,却对苏青见色起意,既要人,又要财,想要将苏家一网打尽。

几个小厮先走了进来,苏青正在一笔一笔记账,苏远道带着两名劳工在后院的铸造间烧炉子。

“哟,生意不错嘛,这个月多交点,快拿出来!”

苏青不明所以,盯着为首的小厮问道:“拿什么?”

后院的苏远道听到动静,慌忙冲了出来,朝着那几名小厮拱手弯腰,恭敬道:“几位爷稍安勿躁,我马上去拿。”

他给苏青递了个眼神,才懂了大半,这几个人,原来是来收保护费的。

苏青不情不愿拿出五十文银钱,苏远道见她脸色不好看,亲自去库房又拿了五十文出来,恭恭敬敬递到为首的小厮手上。

“就这点?打发叫花子呢?爷可听说了,你们这儿最近每天都有生意,好的不得了。”

苏远道心内不忿,面上为难,又答道:“几位官爷见谅,现下救赎收了些定银,还没造出来呢。”

小厮作势就要打人,抬起手来:“爷管你那么多?先给了来。”

苏青赶紧冲出来护在苏远道身前,怒目圆睁瞪着那几个人:“你们做什么?还有没有王法了?”

小厮一下愣住,只听身后冶金坊门外传来一阵嗤笑,一名衣着华贵的男子走了进来,头上是

藤蔓花纹金冠,衣服是锭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花纹的雪白滚边。

“王法?在这个地方,爷就是王法!”

稽延刚从他在怡春院的相好处过来,本无心进来瞧,却被苏青这句话逗得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