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霄,你到底要成谁之美?
“词不达意,含糊不清,你到底要说什么?”
宋熙仍然怒道:“他来提亲,宋家就要答应吗?”
可是宋凌霄所言,也确实有道理。宋熙烦躁道:“要么,林家诚心诚意、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把明意娶回去。要么,两家就此决裂,再无转圜!”
宋熙下了结论,冷笑一声:“林凤岐回京时,还在着手上疏改漕,有意劝说宋家共同上疏……可我看着盟约,不结也罢!”
“不必决裂。”
议事堂的大门被沉重推开,露出一副清丽而又苍白的面容。宋熙和宋凌霄都顿住了。
宋明意径直走来,看都未看兄长一眼。
她重复了一遍,似乎是在说给自己听:
“……明意愿嫁。”
*
一个身影沉默着跪在林氏祠堂前,已经良久。
林凤岐垂首,面容隐在阴影之下,神色晦暗难辨。
幼时若是犯了错,林召棠常会罚他来跪祠堂,对着父母牌位反省己身。
林凤岐自小便极少受罚,唯有八岁时,与同窗动了手。林召棠气得动了戒尺,要他到祠堂里跪着,好好想想这样是否对得起逝去的父母。
景文帝初登基时,朝政不稳,有兵匪之乱。林凤岐父亲为救兄长而死,不久后,其母亲也悲伤过度而早逝。林召棠愧疚自责,此后一心抚养侄子,一生无子。
“凤岐,不要怪伯父对你严厉。你父亲去得早,林家这一辈只有你一个嫡系,若你不成器,你叫我百年之后有何面目面对你父亲?”
言语之间,尽是隐痛。
年幼的孩子沉默不言,没有再告诉伯父,他动手的缘由是对方讥笑他的身世。
林凤岐不愿再引伯父伤心,于是从此后学会了隐藏心思,做一位克己复礼的温文君子。
见此,伯父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起来,林凤岐也便随之微笑,人人赞其温润如玉,处事得体。
此后,他再也没有做过需要被罚跪祠堂的事。
后来,到了少年时,周仪因忌恨而拿他的身世做文章,林凤岐从容平静,无波无澜,只静静看着那人。
在他冷冷思索要做些什么之前,树上忽有一人翻身而下,提拳便打。
是宋凌霄。
从此,他有了第一位真心结交的好友。
好友对他毫无防备,真心真意,连妹妹失散在外的消息都没想着要瞒林凤岐。
林凤岐第一次许诺,诺言便是要护宋姑娘周全。
那时,他只当这位宋姑娘是好友妹妹,也预备将她当做妹妹对待。
可是,花灯夜里那场并非本意的相拥,宋明意那些沉默压抑的眼泪,让林凤岐隐约感觉到,他们似乎是一类人。
她并不似自己这般孤零零地长在府中,宋凌霄那么珍爱她,有什么心事不能和兄长说,让兄长分担呢?
但显而易见,宋明意并不愿意让宋凌霄见到她的狼狈,并为此极力掩饰。
既然她抗拒,那何必强迫她做不愿做的事?
于是替她遮掩,尊重她的意愿。
从幼时起,林凤岐从来没有得到过谁的纵容和放任,但是面对这个倔强安静的少女时,他却将这些给了她。
谁能料到,世事无常。
林凤岐醒来时,失神片刻,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后,便沉默着自行领罚,如幼时一样。
林召棠终究不忍:“凤岐,起来吧,伯父没有罚你。你手腕上还有伤,还在渗血,若不好好将养,日后落下病根可如何是好?”
目光触及侄儿垂在身侧的手,林召棠叹了口气。
林凤岐静静道:“只是左手上的一道伤罢了,哪里及得上侄儿犯下的错。”
那个总是强装冷淡的倔强少女,受的伤害只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