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这么一折腾,整张床都发出了痛苦的吱呀声,兴许下一秒就要解体散架。 睡在上铺的同乡蔡贵不高兴了,探下来一个脑袋呵斥到:“我说,蔡大你今天是抽了哪门子的疯了,咋滴,使不完力气了,对着这破床进行撒野,有本事你把洋人打一顿啊?” 蔡大本来就不高兴,如今被这么一激,怒气立马又烧起来,抬起脚对着上铺床板就是一下,差点把上面的蔡贵给蹬飞:“打不了洋人,我还打不了你?” 上铺的蔡贵脾气也好不到哪里去,如今受到欺负,更是直接从上面蹦下来,把凳子一磕,卸下来一只凳子脚就要好好理论:“别的我不敢说,今天怎么着也得治治你这嘴臭的毛病。” 蔡大蹭的窜起来,粗声粗气道:“来啊,谁怕谁是孙子。” 眼瞅着两人就要打起来,宿舍的其他人赶紧站出来劝架,并询问其原因。 弄了半天才知道,问题出在了语言不通的问题上。 英法两国在华招募的劳工大多是首次踏出国门。初到欧洲,他们遇到不少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交流障碍。 由于华工团的管理者皆是英法军官,且当时高水平翻译人员又很短缺,以致两方沟通极为不畅,时常引发误解和矛盾。 眼下蔡大之所以生气,正是因为英国人说的“o”,被他们当成了成了辱骂人的“狗”,颇感气愤,拒绝配合工作。 双方对立之下,刚刚就被训斥了一顿,气不过之下,蔡大受到的惩罚更重。 问明缘由后,宿舍的几名华工顿感辛酸,同时夹杂着些许无力,屋子里的气氛既压抑又沉重。 蔡大冷静之后,心里开始隐隐有愧疚之感,极力想缓和气氛,可惜这个实在是难为他了,尝试几次后,气氛反而越来越怪,最后无意间瞥到桌子上的报纸,兴奋地拿在手上,想去读一下新闻。 可拿到报纸后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就会写个名字,通篇下单更是不明其意。 最后还是蔡贵接过报纸,拿过报纸认真道:“异国他乡,大家都不容易,还是我来吧。” 读了报纸后,他们才发现,这份报纸《华工杂志》满篇介绍的都是程诺,除了描述其个人成就外,更是冠以华人骄傲名声,表示这位大才将会来到英法,慰问当地华工。 这下倒好,屋里的气氛彻底热烈起来。 其实上报的这件事,程诺本身并不知道,这些都是蔡元培一手安排的。 原来这份《华工杂志》是由也由华法教育会所负责,创办人虽是齐云卿,但蔡元培为该刊撰写了不少文章,与其关系非常好。 旨在向华工普及知识、教授语言。该杂只用白话文写作,大大地方便了劳工的 虽然华工整体的识字率并不高,不识字者“十有八九”,但他们也可以聚集起来,听人读报,故《华工杂志》的影响力非常之高,是该时期华工的主要读物之一。 离开之前程诺曾向蔡元培说了一嘴,说是可以考虑争取一下这十四万华工群体的支持。 当时程诺只想着是玩笑话,可没想到蔡元培真的提前去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中国坚持中立立场,后来随着时局变化选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但由于经济落后、国力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北洋政府最终没有直接派遣军队参战,而是通过“以工代战”的方式履行参战义务。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政策也平衡了深刻的国内矛盾。 而这批华工为一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间因为赴法途中遭受德国潜艇袭击,战后清扫战场被地雷、炸弹炸死以及死于疾病,死伤众多。 令人失望的是,尽管有如此多华工埋骨他乡,无法魂归故里,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依旧将中国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