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曹志与曹苗对大魏的心情,比起曹植来,还要复杂得多。 要说希望大魏能一统天下,那是肯定的。 但因为曹丕父子对他们一家的做法,再加上这些年大魏对外战争的拉胯。 让他们有一种恨其不争,怒其不公,偏偏又无能为力的绝望。 曹植正是在彻底绝望之后,这才在临死前,既担心魏国将来,又担忧儿子未来,给他们找了一条后路。 只是曹植不知道的是,即便他没有给自已的儿子找后路,曹志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识时务者。 从高平陵之变,到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曹志和其他曹氏宗亲一样,都把自已当作旁观者。 到曹髦被杀,司马炎前往邺城迎接曹奂到洛阳登基,曹志甚至特意在夜里去拜见了司马炎。 两人谈了整整一夜后,曹志得到了司马炎的看重。 待司马炎篡魏,还特意下了一道诏令,赞扬曹志“履德清纯,才高行洁,好古博物,为魏宗英”。 由此可见曹志对时势的把握。 而因为某只土鳖的非法穿越,魏国的颓势远比历史上来得早。 别的曹氏宗亲可能依旧看不出魏国的隐忧,但曹志乃是曹植之子,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只见曹志郑重地对曹苗说道: “阿兄,万一真有那么一天,到时我们兄弟二人,我留在魏国,你去投靠冯郎君。” 曹苗神色大变,失声道: “四郎!” 曹志用力按住曹苗的双肩,示意他不要打断自已的话: “我既承大人王爵之位,想要离开,谈何容易?你不一样。” “你既非嫡子,名声又不著,朝廷也不会太过注意你,到时候你想法子悄悄离开,总是要比我容易得多。” 曹苗呐呐道: “我若离开,那你怎么办?” 曹志喟然一叹: “真到了那个时候,生死由命罢了。我真要有什么不幸,只盼阿兄到时能过继一子,令吾香火不断。” 说到这里,他又是强自一笑: “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无人有心管我们这些宗亲,我亦是平安无事呢!” 曹苗却是忍不住,抱住曹志大哭: “只愿大司马能守住关中,我们兄弟二人,关起门来,过好自已的日子!” 曹志苦笑,长叹。 就算大司马能守住关中,大魏也还有内忧啊! 就是不知将来,是内忧先发,还是外患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