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衰落的春秋小霸(1 / 2)

庆忌是没想到白公胜如此胆大妄为,敢于派人行刺沉诸梁。

好在,白公胜派出的刺客固然没有杀死沉诸梁,但也将后者重伤,使其难以再领兵作战。

白公胜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不必吴国从中作梗,使白公胜得到前线楚军的指挥权。

庆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按照预定的计划,于明年开春,正式出兵伐楚即可。

“大王,随着晋军的介入,新郑的战事已经陷入僵持,楚军怕是会退其锋芒,转攻为守,与郑晋联军周旋。”

伍子胥皱着眉头道。

“楚人这般做,无可厚非。寡人现在最在意之事,莫过于芈胜能否在明年开春之前班师回朝,然后在郢都发动兵变。”

庆忌意味深长的说道。

毕竟,如果楚国能发生内乱,届时吴军进攻楚国,将会更为顺利,也能避免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攻城略地。

“这……”

伍子胥沉吟片刻,又道:“大王,其实若要促成郑地的楚军班师返回郢都,不难。若前线的战事一结束,为避免更大的消耗,楚人将不得不撤去大军,只留下部分兵马驻防。”

“现在,楚国各地的黎庶都忙着锻造铜铁武器,或入山狩猎,以此牟利,而疏于打理田间的杂草,疏于耕作,甚至是荒废了土地。”

“大王之前对楚国的弱民之策,已经有显着成效。”

“可想而知,今年的楚国势必歉收,甚至于不得不向我吴国求购粮食的地步。”

“此乃天赐良机!不,是大王的英明决策!”

伍子胥忍不住恭维一句,又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无足够的粮秣,远在郑地的楚军也无以为继。”

“因而,不管结果如何,楚军势必会尽早结束与郑国的战事,甚至于割地求和,将一部分原属于郑国的城邑土地归还。”

闻言,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郑国并不是一个小国。

郑国与鲁国、卫国、宋国一般,属于中等国家,国力不强也不弱。

这一回能被楚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取十多座城邑,并打到国都新郑,是因为郑国之前全然没有防备,这才让楚军得逞的。

换言之,这是闪击战。

但,随着战事陷入拉锯,被武装起来的郑人,也能拉起一支不下十万人的军队。

届时郑军反攻,劳师远征的楚军,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所以,于情于理,楚国都不敢跟郑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且不说能不能楚人灭掉郑国,即便能成功灭郑,楚国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庆忌静默良久,陷入了沉思。

过了半晌,庆忌这才缓声道:“子胥,依你之见,寡人若暗中知会郑伯,使其答应与楚人议和止戈,再使芈胜得以班师回朝,不知可否?”

“大王,郑伯其人,可信否?”

伍子胥一脸狐疑的神色问道。

毕竟,伍子胥这样的人,是断然不可能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

在伍子胥看来,白公胜靠不住,郑侯也不一定靠得住。

此时,郑国在位的国君是郑献公虿(chài)。

郑国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郑庄公在位的时候。

当年周室东迁时,郑、晋都尽了保卫的责任。

由于晋国不久分裂为翼(晋)和曲沃两部分,内战频仍,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和郑,它们都曾以诸侯而兼王室的卿士。

郑武公、郑庄公对周王室的态度都很骄横无礼,平王很不满意,想把权力分一半给虢公。

庄公知道后,责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