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他为人纯粹,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容不下不干净人事,但不是事事都要当即分个黑白来。

张延继续问:“公子之后还要阻止他吗?”

杨徹沉思须臾,摇摇头,“阻他一次已经尽了同窗之谊。”

隋波靠走捷径走到这个位置,除非就此回头,否则越走越高,有朝一日摔下来只会粉身碎骨。但隋波显然不愿回头,隋家也不想回头。

一切看造化。

次日,杨徹窝在书房不出,杨信也在自己的书房读书作文章,两个人一整天谁都没朝谁院子多走一步。宅中下人都以为他们因为昨日的事情各自生气,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唯恐惹了这二位。

杨徹虽然在等真假画事情进一步发酵的结果,温书却丝毫不马虎。他当初决定重走科举路,也是为了将来顺利步入仕途,有能力和权力为伏家翻案平反。这是正途,他不能因小废大。

抱着书坐在书房窗前翻看,偶尔用笔在书卷上标记,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嘴角也时而上扬时而紧抿,这样一坐就是半日,任谁看了也都要说他是个专心治学,一门心思科举的举子。

天色暗下来,明玕进来掌灯,小声地和他说:“大公子今儿一日也埋头书堆里,估计是想着明年的会试压过公子。”

这无可厚非。

杨信是杨家嫡长子,十二岁考中秀才,还拿下了院试案首的好成绩,杨家一直引以为傲。可三年前与他一同乡试时,因为身体不适,虽然考中却落在榜尾,而他当年偏偏又高中解元,压他一头,他心中肯定不甘心。

只是杨信不知道他十二岁考中院试案首那年,十二岁的他考中了汝宁府解元。

杨徹回想一下,其实他是知道的。